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高歌 2014-01-30 16:49:04

    萨孟武的“名著新解”,是西游学、水浒学和红学里,写的最好的。我读了有醍醐灌顶之感,不敢私享,郑重推荐。

  • 8 2heros 2009-10-28 18:11:14

    曾经 萨孟武被李敖 开列在批判名单当中,我心想这个家伙,应该是个国民党党棍吧。后来听说了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他的翻译版本比梁慧星的版本更加流畅,然后政治儒学的开创远远早于蒋庆。这本书写的很流畅,动用了西方的方法框架,引用了很多中国正史的记载来印证观点。这样的写法也远远早于 易中天的“说三国”呢。萨孟武 生不逢时,遭遇国共党争,倘若在和平年间,即使不当教授,就是当个说书先生,上座率也会高于易中天呐。哈哈

  • 6 神威 2011-12-21 15:36:55

    大家偶为小书,也颇见功力,旁征博引,以小见大,然而有几处却失之刚愎,例如书中写到【忠孝是上层社会的道德而义是下层社会的道德】这个观点在水浒传中看的分明,但是毫无普及意义,此外几处不算硬伤,只是话说的太绝对而已,有益处的知识有,将人分为贵族,士人和流氓,并指出皇帝只能产生于贵族和流氓中,士人绝无可能,还列出了一张古今帝王祥瑞表,令人发噱~先生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在纷乱的历史事实中找出了不少细细的脉络,看似不相连的史实也因之而相互印证,除了少数篇章外,水浒只是这本书引起讨论的引子,大多数时候作者的议论与水浒无关,总而言之,这是本不错的书

  • 3 蓬山远 2011-01-20 14:50:24

    喜欢胡说八道,篇名与内容并没什么紧密的联系,《水浒传》只是一个借口。不过作者能贯通历代,立意新颖,也不失可观之处啦。

  • 1 钟螺 2018-10-27 01:36:31

    六经注我,像杂文专栏写法,借他人杯酒浇自己块垒,但也有识,写得颇辣手。白化文的序也写得好,现在这种序少了。

  • 1 王紫 2014-11-17 07:20:43

    看成一个爱拿水浒瞎掰的大学社会学老师的随堂讲义吧,提到水浒的部分大概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白化文这样写序言也是醉了,不待见这本书就别选到《大家小书》这套书里嘛。

  • 1 文在兹 2019-12-26 02:16:49

    忠孝是绅士阶级的道德,仁义是流氓阶级的道德。——话虽粗,但很值得玩味。比如在其自身包含反抗统治的精神的同时,儒家思想是如何被改造为大一统国家的意识形态;比如宗教为何最讲仁义而不讲忠孝。

  • 0 ……啐!!! 2012-04-01 16:47:35

    指东说西,别有意味。

  • 0 大甜甜~~ 2011-01-14 18:33:12

    真是拉风啊~~~

  • 0 支离疏 2020-09-01 10:13:11

    很有意思,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下切入具体情节,社会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学批评。

  • 1 社会闲散人员 2020-12-22 16:42:22

    绅士阶层重“忠孝”,流氓阶层讲“仁义”。

  • 1 野原新之助 2017-08-15 11:34:18

    以《水浒传》为由头,落脚点是中国社会。这种写法很有意思,跳出书外之后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过如此功底,现在少有人能够达到了。但是,写“中国社会”又陷于《水浒传》的牢笼中,跳出水浒外又不足以支撑一本书,这是这种写法的毛病所在。

  • 0 蓝手套 2011-09-02 23:38:22

    篇幅虽短小,然却精悍;文字虽浅白,然却生动;立意虽深刻,然却易懂,与其余若干洋洋数万言之水浒评论集相比,高下立见~~``

  • 0 河南 2013-12-30 12:16:56

    小小有识。叹初读水浒金瓶时,只知文笔劲、省、生动、不动声色。老了才看其他人共鸣书中情境。我中国人一到社会上去,便能常读常新这类作品的深义。看来民国时、当下都未摆脱旧套路,人还是旧范型、旧拳法呐。

  • 0 林欣浩 2017-06-29 14:55:38

    有点意思,但错误也很多,只能看着玩

  • 0 菲利普 2008-09-26 22:48:20

    虽然短小,但许多精辟的分析。值得一读。

  • 0 我本山人 2014-01-02 15:49:50

    一系列小文章的集合,名为“水浒传与中国社会”,实则“水浒”只是个引子,全书堪称一部中国古代社会学方面的杂文集

  • 0 冇有 2007-10-16 20:17:31

    文章短小,容易下口,增长识见,水浒只是引子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