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捷启发式》的原文摘录

  • p440 满意性 上述三个类别的启发式均适合于这样的情景,即:所有可能选项是决策制定者当即可以得到和采用的。……。然而,当有关选项(和线索值相对)随着时间推移相继出现,必须花费时间去搜索时,就需要不同类别的启发式了。在此类选择任务上,快速节俭的推断者不仅应该限制对有关选项信息(线索)的搜索,而且应该限制对选项本身的搜索。西蒙 (1995, 1990) 借用“满意性”这个术语提出了一类启发式,它们通过设定抱负水准来终止搜索,从而解决了选项的搜索问题。 (查看原文)
    边文博 2019-12-05 18:28:17
    —— 引自章节:第16章 迄今我们知道了什么
  • ……两种常用方法之间存在重要差异:一种用法称为“拟合”(fitting)……参数越多,使用的信息(线索)越多,它将越符合给定资料。另一种用法称为“推论”(generalization)……参数越多并不一定越好。 (查看原文)
    Fs{2:V#v=/n 2赞 2011-03-03 14:34:54
    —— 引自第24页
  • ……一种广为流传的虚幻设想,它认为将决策制定建立在更多信息和运算基础上将会导致更加准确的推断。这种设想主宰了许多研究,从而导致了认知过程计算模型的产生……这种“愈多愈好”的想法忽视了认知策略的生态理性问题。 (查看原文)
    Fs{2:V#v=/n 3回复 2011-03-03 14:48:54
    —— 引自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