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的书评 (39)

2013-12-17 21:49:49

无用的历史

先是写下一段话:“是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不存在?我们看不见空气,可是空气存在:我们看得见彩虹,可是它不存在。”何兆武先生在推论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时这样发问。越是看似辩证且玄妙的形而上之事物,越是能被轻而易举的解构出来。 读何兆武先生的...  (展开)
王小刀 2014-08-12 15:30:12

读《上学记》有感

一边读《上学记》,我在一边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样一本好书。离开了校园,离开了同窗的挚友,鲜有志同道合之人在身边共谈人文。知道这本书,却一直没有去买来一读。今年夏天,关注的微信号推送了一篇几十位历史学博士推荐的暑假阅读书单,很多位博士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上学记...  (展开)
吉吉范特西 2015-01-21 16:48:47

怀念西南联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期末考终过去,有时间来把未读完的书看完。 看完此书很受感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揣着满腔爱国情怀,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无不深深打动了我,真后悔自己这么晚才看到本书。要知道,作为当下芸芸大学之子中的一员,在丰满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中几尽迷失,若不是还有...  (展开)
兔子君啦啦啦 2013-11-21 23:31:26

名字写在水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喜欢的书,喜欢到我想要写一篇书评。 就像同为历史传记的《巨流河》一样,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写尽家国变迁和个人情怀。《巨流河》是从细微处着眼看现代中国历史,而《上学记》是一个三四十年代学生的学海生活,从而反映出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情况中的理想...  (展开)
烬余录 2013-09-07 22:02:40

旁观世界与人生的自由者

旁观世界与人生的自由者 ——读何兆武《上学记》 读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心里总有一种莫名难言的惆怅,同时也有一种不吐不快的郁结。 何先生青少年时代生活的那个世界的人和事,现在已经被笼统地概括为“民国范”;经过大众媒体的揄扬,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了箭垛一般的热门...  (展开)
彳亍 2013-05-23 08:58:21

从容面对一生

看书中的文字,没有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控诉,没有对联大艰苦条件的抱怨,没有对文革对他亲人的残害的申诉。虽然他的一生是如此多灾多难,但是文中透露的是他的那种平淡朴实的叙述风格和看透人生后的淡定洒脱。对发生在身上的一切都是那么坦然接受,政治对于他来说一直是很肮...  (展开)
心意 2017-05-24 19:24:15

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上学记 何兆武 1. 人是为幸福而生的,而不是为不幸而生。 2. 幸福归根到底还包括精神上的,或思想意识上的一种状态。 3. 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是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  (展开)
世界唯一的皮皮 2015-09-21 14:16:07

相看两不厌

叫人不烦,或许这是对一本书最高的评价之一了吧?何老这本书写的正是给人这种感觉,不论你是偶尔读上一两段还是一口气啃下三五十页,都不会觉得烦,同时也不会感到读侦探小说那种一定要读下去的压迫感。这要是到了老北京嘴里,准得来一句——“熨帖!”若是在欧阳修看来,这一...  (展开)
妙哉斫轮手 2015-06-05 19:24:48

读完《上学记》,写点什么 文

读完《上学记》,写点什么 文:KKK 2009年在凯迪论坛猫眼看人上追着看某网友写的民国大师系列,写尽西南联大那批民国才人学者风范,很是着迷,那时候上夜班,工作之暇,总是刷网页看更新,除了可以读到楼主贴出来的新片段,帖子中还有好些很有才情也颇为博学的网友跟帖,披露...  (展开)
小心麦兜 2014-11-18 15:03:49

最幸福的时光或许真的留在校园

生在动荡的年代,免不了颠沛流离。但这时光的幸福也只有受过苦难的人才有权享受。 何先生说在西南联大的七年,可算是一生中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为什么呢?自由。没人管你早起晨练没人喊宵禁,没人规定你要上课,甚至你去不去上课都没人管。先生在这期间换过三次专业,这也是...  (展开)
lilyu 2014-07-24 19:24:28

走自己的路,然后证明它是对的

我对好书的定义是这样的:书里话对我有帮助就是好书。可一本书能中能对整个人生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句子毕竟是很少的,所以我一直没能在阅读里找到什么兴趣,也就是说没多少书能打动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读的书太少,还是我的领悟能力不行。幸而语文老师说,一本书能打动我们...  (展开)
gigi 2013-10-29 14:21:41

读《上学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何兆武先生的很多分析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1,为什么孙中山要让位给袁世凯? 因为孙中山没有自己的军队,而袁世凯有自己的武装,不让也得让。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黄埔军校。然后,国党的体制是完全照搬苏联的专政模式,当然现在的共党也是。 2,先生分析的历史两大特点,第一...  (展开)
豆友Ar5PCFP1fs 2023-10-10 11:44:58

上学记书评

《上学记》讲述了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社会生活的过往。 作者何兆武讲述了自身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自1921年9月生于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最后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  (展开)
whu_yu 2022-11-02 01:13:18

把名字写在水上

好友推荐的,一看就停不下来。何兆武先生活了一百岁,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另外一个敬佩的也是百岁老人周有光先生,他们都“经历战乱混乱错乱却活的释然”。先生自谦“资质平平、不成材的”,但是大才,不同于他在联大是那些显赫的朋友同学,看各种书精神上的漫游,追求的是“...  (展开)
LAHMY1V 2021-08-04 12:26:41

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地拷问与扬弃

本书是何兆武先生的口述回忆录,主要描述了何兆武先生从1921年-1950年求学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即为西南联大求学之旅。尽管何兆武先生娓娓道来、平易近人,书中的诸多桥段也颇为有趣,但对个人来说,本书的阅读体验总体上一般:一方面,由于自身历史知识的缺...  (展开)
欧阳桃子 2021-05-28 19:13:12

2021.5.28今天何先生去世了

今天何兆武先生去世了,感谢你的《上学记》,曾经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真实的希望自己变老,到时候也能这样恬淡而充满趣味的讲述自己的少年时光。 今天何兆武先生去世了,感谢你的《上学记》,曾经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真实的希望自己变老,到时候也能这样恬淡而充满趣味的...  (展开)
Sugarman 2020-06-07 22:19:37

《上学记》——何兆武

这本书是由何兆武先生口述访谈整理而来的,主要是讲在西南联大七年学习期间的见闻。何兆武1921年出生在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工学院,后转入历史系,1943年至1946年又在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1956年至1986年在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1986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展开)
澍禾 2020-04-30 16:22:49

那一代人的爱与纯真

何兆武先生出生于1921年,原籍湖南岳阳,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是研究历史。曾在西南联大待过7年,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 在“白旗”下成长,在“红旗”下重生,抗日战争与西南联大的经历是这辈知识分子一生的精神烙印,何兆武出生时的...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9条)

订阅上学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