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上下册)的书评 (19)

ys 2007-09-16 18:04:25

那个鱼,彩色的哦

前段去读新东方的口语班,坐在我旁边的小姑娘,跟我说她很喜欢读书,她说,我这个人特别敏感,很喜欢想问题,所以读了很多书,我说,读了些什么啊,她说,我最喜欢读励志书了,还有很多如何激发人脑潜能的书,,,,我说,啊,是么,不,不错啊,,,后来又一天,她跟我说,她...  (展开)
Surreal 2010-03-03 09:25:24

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入门】 哲学是什么?http://book.douban.com/review/3029684/ 冯友兰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 。 尽管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我已经急不可待的想要对我的知识结构进行系统的反思。大学以前接受的是鼓励短期功利的应试教育,使用的是填鸭式、建空中楼阁的教...  (展开)
Athos 2008-09-08 16:56:23

其实,这本书的翻译,是把英文翻成中文的……

从后面的英文版编者引言和译后记,我才发现,我错了。 中文部分不是我们敬爱的冯友兰先生的原作。 事情是这样的: 1,很久以前,冯友兰写了一部叫做《中国哲学史》的中文著作,比较厚。 2,然后某一天,他找到一个美国人把它翻译成英文。 3,过了几年,他在美国讲授中国哲...  (展开)
东山邻 2018-03-11 21:36:28

简洁明晰,《中国哲学简史》书评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一共写了三套,三十年代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四十年代的一卷本《中国哲学简史》,和八十年代的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在这三套书里独推《简史》,不仅因为其文字简练清晰(英文版和中文白话文并行),更因为在写《简史》之前冯友兰已经创作完成了贞...  (展开)
扎扎木 2012-12-31 12:00:58

书评

  由于中国和古希腊在地理上的差距,前者离海远,后者与海相伴紧密,前者重农轻商,后者则重视发展商业,于是人们生活习惯和文化伦理也不相同,这就导致中国的哲学具有与古希腊哲学不同的社会基础。古希腊重视城邦,重视语言,而中国重视以家族关系为单位的农民文化,中国人...  (展开)
combine 2010-11-18 15:52:34

那可望不可及的天地境界

冯友兰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境界说的真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观的依据。 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在此境界中的人...  (展开)
铁柱丽叶 2022-12-20 23:12:31

冯友兰是因为矮子里拔将军才出名的吗

读了第一册的前两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演讲稿整理出书的原因,论点阐述非常差,包括很多地方有逻辑问题、事实错误、以偏概全的问题,有种历史也没学好哲学也没学好的感觉。 第一章说“每一种人,都可以取得最高的成就。例如,有的人从政,在这个领域里,最高成就便是成为一个伟大...  (展开)
为撒子 2012-08-21 13:15:37

真的是文化的问题么?

每次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书的时候,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中国人,因为它居然对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它对于我又是这么陌生。也许我会对基督教或者圣经有所了解,但是我却从未读过四书五经。而西方文化的信息很多都来源于小时候的日漫动画,还有各种欧洲的经典游戏里。在我们的九年制...  (展开)
傲蕾天南 2016-10-25 16:16:16

哲学是人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哲学,在一名理科生的头脑里一直以来的印象都是神秘抽象的,触不可及的。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经常能听到的便是这些流派。对于如今的大学生,学习马哲、毛概似乎也成了一种负担与抱怨。而这个转变从我上了马原课之后改变了,马原老师精彩的讲述,接...  (展开)
purpleagle 2014-10-25 22:26:21

读起来并不枯燥的哲学专业书籍——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

起初只是准备随便翻翻这书,但一看之后发现作者对中国哲学的由来和发展讲的深入简出、通俗易懂,而且将我从小到大从课本、小说以及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中国历史上的有名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娓娓道来,并以充分的史料保证了讲解的权威,让我得以更深入、更准确的了解中国博大...  (展开)
TR 2013-02-20 14:59:58

TR的阅读体验之中国哲学简史

这本书真是每个爱读书的人都应该读的。比起阅读《西哲史》的痛苦和迷茫来,我读此书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愉悦和平静。一方面是文化隔阂,另一方面一个好的作者和一个好的译者更是这种阅读体验的保证。本书的作者——冯友兰先生自不用说,民国的哲学大家,《中国哲学史(两卷本)...  (展开)
寂寞杀死你 2012-11-18 20:09:17

大师为初学者书

冯友兰老先生可算是国学大师级人物,此书是冯先生受邀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编撰的讲义的合集,据说至今仍是西方中国哲学初学的最佳教材.对于初学者而言,读起来丝毫不费力气,但受益良多.对于中国古代一直到近代的哲学派别有了很好的了解. 印象比较深的几处: (1)道家杨朱的"人人不利...  (展开)
闷葫芦 2011-12-06 14:07:56

简史,却博大

春秋战国因为礼崩乐坏,于是吏变为师,诸子百家由此而来;那么,现在仍旧是一派礼崩乐坏,功利至上,会不会产生一些思想家、哲学家,哪怕是几个大作家、科学家也行啊!!! 心情不好的时候读读哲学,真正会回忆起来一些力量; 孤独的时候,读读简单的哲学,会变得淡定; 难过...  (展开)
瓢瓢虫 2010-04-17 13:38:19

我有时喜欢读书

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影,著作,散文读得较少. 在写文章时,常常感到没有灵感或者行文没有文采,就对读书失去了兴趣. 于是在想,看书为什么会感到羞耻,看书为什么会沉浸其中.看书的目的是什么?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比较厚重,比较有代表性. 我喜欢哲学,书中的例子都比较新颖,不是很枯燥. ...  (展开)
Bearhow 2008-10-18 00:14:13

何为大师作品?

何为大师作品?       大师作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深度与普及度的完美统一。  (展开)

订阅中国哲学简史(上下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