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话 : 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的原文摘录

  • 《对话录》大概代表着这样一个转折点,即把世界比作文本的隐喻在作者们的自我意识中再也不起作用了。当然,我在此所说的"隐喻"其原初含义并非如此,而是对世界及其创造者的关系所做的大概是文学性的描述。那种描述的生命力已经随着启蒙时期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终结,尽管按照我另类的观点,贝克莱曾竭力地想复活它;不过,从那以后,它只是作为隐喻而存在着。休谟所起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运用隐喻来推翻隐喻自身,把它逼向绝境。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8-28 17:04:21
    —— 引自第72页
  • 在《裴多篇》中,柏拉图似乎正在试验一种能把苏格拉底的怀疑与他自己对真理的探索连接起来的方式。怀疑如今不再先于发现,而是发现过程本身的组成部分。他一再把苏格拉底的启发法(method of enlightenment)表现为先鼓励对话者自由发达自己的各种怀疑,然后再通过发现正确的论法去消除它们。怀疑不可被压制,否则,它们就会破坏理性信念。它们就像我们心中受到惊吓的孩子,需要被施魔法来摆脱恐惧(77d-78a)。但是,被恰当激发的怀疑对哲学家来说是一种积极的资产——它能为对真理的探求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引导。而被不恰当激发的怀疑只能是一种障碍,甚至会使我们盲目,看不见就在眼前的真理。我们必须试着让自己少像西米亚斯,多像贝克。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8-28 01:50:22
    —— 引自第28页
  • 《对话录》中的摇摆并非介于怀疑主义和自然信念(natural belief)之间,而是介于自然倾向(natural tendency)与复杂的、理性的辩驳(counter-arguement)之间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6-08-28 17:01:06
    —— 引自第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