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对话 : 柏拉图、休谟和维特根斯坦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sophie 2013-06-11 18:52:02

    我还是觉得,近代以后的哲学更复杂、更精致也更有趣。书很好,译得也很准确~

  • 0 把噗 2017-11-30 20:12:44

    第一篇最好。

  • 1 Adynamia 2015-05-17 08:52:02

    文本细读,讨论对话这一书写形式的表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话与文学在写作上看齐。

  • 0 深海采珠人 2013-05-31 19:37:55

    一开始以为是一篇研究三个哲学家思想内在关联的论文,后来发现是研究“对话”

  • 1 ichbinluz 2014-06-29 11:12:41

    唯一一篇书评还都是抄书的。 “对话”在哲学中的形式、作用…… 当代哲学无奈地一遍又一遍阐释前人。

  • 0 . 2014-05-05 07:55:35

    我不忍心给这本书评分的原因是我太爱送我这本书的妹子了,以至于我舍不得吐槽。@我是阿瞪呀

  • 0 Sangha 2014-11-29 11:30:07

    “当现代的哲学家们大都不约而同地转向论文写作,而古老的对话体裁则倍受冷落时——本书三位作者通过引领我们回顾曾经存在过的一种“从修辞学角度阐释哲学”的写作方式,即“每一种对话都不仅是作品的一种修辞学形式,它还隐藏着作者的思想意图或态度”,以扭转现代哲学写作的偏执趋向。这大概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

  • 0 Rapheal 2016-04-13 14:46:59

    哲学阐述方式研究 形式与内容

  • 0 timelessclock 2015-03-02 15:27:13

    越图里的偶然发现。论文集。最有启发的大概是标题,让我把他们想到了一块……

  • 0 Ahhhhh 2022-01-02 10:57:31

    主要讨论的是哲学写作中的对话形式,主要分成三种:1.柏拉图的“辩证法”,以塞德利大佬以《斐多篇》中的“合作辩证法”为例论证柏拉图如何将苏格拉底与他自己的思考联系起来,同时还提了一下柏拉图对话中的各个角色的意义;2.休谟的《自然宗教对话录》里的怀疑论形式,这种对话类似皮浪主义,“文本所传达的信息就是文本不传达任何信息”;3.维特根斯坦式的一种“潜在的”对话形式,主要例证是《哲学研究》,它是自己跟自己进行的对话。它是激发哲学反思的,在这种“内部对话”中要回答另一个“自我”提出的问题。而且以这种第一和第二人称的方式进行对话更能让读者主动参与进一种哲学思考,并通过让读者进入到一个同时是包含了“我和你”的“更大的叙事”的图像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治疗性的,进行对话的自我就同时是“被释放者和释放者”。

  • 0 南极旅行家 2022-06-02 15:13:17

    晚了两年读到吧,否则必然会读得更认真些。 蛮惊讶的,居然真的有人会关注并且以主题化的形式处理这种问题,从修辞和语言重新理解哲学思考。 简言之或许可以概括为论述方式和写作策略与哲学思想的同构性。 值得一提的是,休谟那篇最好,在张力中构筑起理论本身就是hume自己最大的特色。 维特根斯坦那篇...嗯...还可以吧,感觉有些轻率。

  • 0 睡觉的Aho 2018-05-07 00:42:30

    不好译不好懂

  • 0 山口帝国作用子 2023-11-24 11:32:59 上海

    对话是一种指令,对话产生舞台,而非在舞台上,也非舞台本身。维篇乏善可陈,柏篇施风显著,休谟篇文学理论味太浓,但依然很值得思考:如休谟的根本观点是理性的怀疑主义与自然信仰的冲动的摇摆不可决断,那么《自然宗教对话录》就必须承认论证不影响人们对上帝的信念。此时为达成反宗教的目的,他必须从修辞而非论证上影响读者,即让读者对文本存在显然有意图的作者的自然冲动落空。它作为情绪而非理性将使人更倾向于怀疑自然冲动。这不仅是修辞分析的结论,而且是休谟实践哲学需考虑的问题:如何逃避论证而改变冲动。可以说,《对话录》是一种操练,向内可以思考操练的可能性对休谟体系的影响,如如何区分联想与实践知识;向外则可以讨论这种操练实践是否能超越不断试错走向一定的确定性,毕竟经验来看大部分读者都有把休谟已有的观点套用上来的冲动。

  • 0 旻旻 2019-11-02 15:20:56

    正好想看一些研究哲学文本写作风格写作技巧的书就发现了这本,不久前才悟到读书前要提问:为什么采取这种写作方式?作者通过这种写作方式对读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给人怎样的阅读体验?这和他的哲学思想(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什么关联?虽然说这本书剖析得不够深刻,但是也有一定启发,如:柏拉图对话中以苏格拉底为主角到以其他人为主角的转向;对话人物的特征,和其言说方式反映了什么;怀疑性的反诘对话和合作性辩证法——可以看出柏拉图对对话者的教育,试图让其摆脱意见而上升到真理。休谟对话中作者的隐去。以及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采取的和读者对话、本人对话的方法中体现的哲学治疗的思想。

  • 0 彭楷鑫 2022-10-10 02:06:41 广东

    有点像是在剖析这几个利用对话形式创作的哲学家的写作技巧,主要对象还是「对话」,而不是「哲学」。其中没读过的文本是休谟的《自然宗教对话录》,想要去找来看一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