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的书评 (13)

大雁 2022-05-29 00:02:05

地坛——精神载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地坛——精神载体 20年前读过这本书。那时年轻,没有经历人生的历练,读来觉着乏味。只是拜倒于作者大名,做一台会呼吸的阅读机器罢了。 20年后历经人事沧桑物是人非,重读此书感慨颇多。人到中年,愈发体味到作者文中表达的深沉与苍凉。 话说人过40,人生已过半数。年少的轻狂...  (展开)
夏雨菲菲 2021-05-30 12:01:54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我最喜欢的散文,昨日去了地坛,在作者创作的地方又读了一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每次读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可能因为年纪不同,体会不同。第一次读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地坛的宁静,是作者重获新生的地方。作为旁观者的我,也感受到了这种宁静的力量。昨日...  (展开)
晴茗 2019-05-06 21:31:40

《我与地坛》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次深入读史铁生的作品,感触颇深,我怎么没有早一点接触他的文字呢?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一共有8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这两篇上学期略读过,分别讲破老汉和瞎子的故事。破老汉喜欢唱歌,为人粗犷,他的小孙女留小儿天真可爱,文中“我”和他们的相处,令...  (展开)
老水 2018-07-28 16:47:39

生命的意义

《我与地坛》收录了史铁生的八部短篇作品,我以为其中最精彩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和《我与地坛》这四部。 在《奶奶的星星》里,无法忘掉的事情构成了回忆,记忆串联出整个人生;然而悲哀的是,惨痛、恐惧、耻辱更容易留在记忆里,而那些开心...  (展开)
七日读 2018-02-07 21:51:31

一篇顶一百篇,这是一部经书。

看完了这本史铁生先生的作品集,不由得感叹相见恨晚。以前总以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他是划着轮椅走的。对一个重病缠身的残疾人来说,每天都是倒计时,他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人,而地坛就是他肉...  (展开)
七日读 2018-02-07 21:51:21

一篇顶一百篇,这是一部经书。

看完了这本史铁生先生的作品集,不由得感叹相见恨晚。以前总以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他是划着轮椅走的。对一个重病缠身的残疾人来说,每天都是倒计时,他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人,而地坛就是他肉...  (展开)
七日读 2018-02-07 21:51:06

一篇顶一百篇,这是一部经书。

看完了这本史铁生先生的作品集,不由得感叹相见恨晚。以前总以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他是划着轮椅走的。对一个重病缠身的残疾人来说,每天都是倒计时,他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人,而地坛就是他肉...  (展开)
七日读 2018-02-07 21:50:59

一篇顶一百篇,这是一部经书。

看完了这本史铁生先生的作品集,不由得感叹相见恨晚。以前总以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只有距离才能产生美。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他是划着轮椅走的。对一个重病缠身的残疾人来说,每天都是倒计时,他是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人,而地坛就是他肉...  (展开)
世人都晓神仙好 2017-10-02 17:09:06

一种地坛

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了这本书,三年的光阴,这本书却已显露的破破烂烂,不知是向阳的书架赐予了它每日午后日光的沐浴还是因为匆忙跑来的读者一次又一次汗水的洗礼。它到像经历了三十年的光景,诉说着它到底有多么的受人喜爱。 这是我至今为止读罢最有感受也理解得最为深刻的书。...  (展开)
仁者无敌 2017-07-15 14:00:46

我与地坛

这本书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若说前半本书还算能有所感悟,那么后半本书仿佛在天方夜谭(中性),就如同郭靖看《九阴真经》,一头雾水。想想来,要是随便从后半本书中抽出一段作为高考题,或许大多数考生会认为,这就跟“请赏析一下这个‘,’包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一样荒唐,就...  (展开)
景三 2017-06-28 10:28:14

无题

一本散文书籍,史铁生从82年到04年的零零散散的记忆,从青年到中年,从健康到残疾,从下乡到工作,还有一些纪实的文章,一些寓意深刻的小说,也有为他人写的报告文学。说实话,读的过程中挺难受的,一是其散文的文体,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也不是我目前的文学素质所能参透的,二...  (展开)
ROC黄 2017-06-13 17:45:53

爱与沉思,参悟生死——读散文集《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感

翻开史铁生之前,我揣测书中是否书写了“身残志坚”;翻开史铁生,我诧异于文中竟然没有一点点“坚”(哪怕是故作坚定)的部分,满纸都是温柔与善意。你不禁去问:“一个在风华正茂年纪里失去双腿,一生为病痛所折磨的人,是如何有这样的温柔呢?”——合上书页,我似乎已经...  (展开)
虚荣的馒头 2016-06-28 08:55:40

命运,休论公道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正是这一篇《我与地坛》。 这是豆瓣一位读者的留言。 比起这位初中就被《我与地坛》节选深深感动的网友,我算是,思想晚熟,顿悟得迟。 绝望、瘫痪、无聊,很长的一篇文章。 初中,当我第一次在语文课本上读到这篇文章时,心无所动...  (展开)

订阅我与地坛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