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的书评 (238)

荆乐堂二爷 2022-05-03 10:11:06

明白当皇帝太难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年洪武大帝建立大明王朝,可能永远也想不到,自己的子孙后辈会如此的顽劣。辛苦创下的大明江山,这块东方神圣的土地,在各个性格乖张的皇帝手中,被玩弄的体无完肤。 黄仁宇通过一辈子对明朝历史的研究得出的成果,其中便有了这本《万历十五年》。早在很多年前,就被推荐过,...  (展开)
晓鸡飞呀飞 2019-12-14 16:19:58

儒学的罐子围困着时代中的每一个人

王小波:“儒学的罐子里长不出现代国家来。” 这是1587年,岁次丁亥,这是无关紧要的一年,但是它揭示的却是大明帝国整个王朝的结症:道德代替法律,意识形态化治国,政教合一的官僚体制。自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在社会思想教化中的地位在历朝历代不断被巩固...  (展开)
陶啟泽 2018-09-29 23:01:27

说说附录两篇《神宗实录》—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要求统一,便要中央集权,但是中央威信如何能建立,这就成为辛亥以来政治上一个大问题。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这几天看了黄仁宇研究明史的名著《万历十五年》,其最后的附录有两篇《神宗实录》的摘选,文中有许多材料也是来自于这部《神宗实录》。那这是一本什么书呢...  (展开)
自由民 2016-01-05 22:03:5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名: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译者:无 出版者:中华书局 版次:2014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一刷 读书笔记(开始时间:20151231) 1.是哪类书:历史书 2.主要内容:本书意在说明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  (展开)
孙七 2021-04-22 21:28:48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年轻人在资源匮乏的时候,愿意扮演一个冲击社会秩序的角色;年长者在社会中占据高层,往往乐意维稳。这似乎很容易让人理解。 但对于如同夜色般稳定而黑暗的现行社会,有些人就是能发出咆哮。年龄越大,知识越多,声音则越是响亮,姿态则越是高昂。 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看见了...  (展开)
wu_chm 2020-03-03 18:29:43

2011年的读书记录

1.太祖遗祸 公元1368年,一代枭雄朱元璋登庸纳揆,建立明朝。 新皇帝有新气象,尽管明朝在机构上几乎仿照了前朝大元,然而在其他方面,显然朱元璋集团还有了一些“创造性”地发明,比如职业的固定化(子承父业,比如铁匠的儿子也只能做铁匠),发明了八股文,设立了特务机构等...  (展开)
柚子读书 2022-11-19 19:29:28

书评|《万历十五年》:一个让人感慨的时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花了将近4小时把这本书读完,感触挺深刻的,不仅仅是对明朝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是有了对自己的思考。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真好,大体翻译一下:读以往的历史发展,可以明白清醒,知晓未来需要如何发展。 《万历十五年》让我看到了属于一个时...  (展开)
书影斜横 2022-04-11 10:10:09

一点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 作者通过六位人物的命运侧写,描绘了明末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经济状况,军事实力,文官系统,政治生态等问题。 - [ ] 曾励精图治的万历皇帝,在成熟的文官集团胁迫下,成了政治工具,只得以不上朝的形式消极抵抗; - [ ] 张居正总揽全局,确实做出了很多改变,然而...  (展开)
黄涌 2020-05-13 17:28:30

《万历十五年》,一本属于自己的经典历史书

把历史写得跟小说一样好看,是黄仁宇对当代写作者的一大贡献。 《万历十五年》出版后,迅速在文史学界刮起了一阵“纪年”旋风,风靡一时。很多学人从《万历十五年》里,获益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写作观念上的颠覆。美国心理学家史洛利•布洛特曾这样评价说:“这是一部出色的作...  (展开)
折腾吧,小艾 2016-08-31 11:45:05

废除丞相的尴尬

这本书,非常值得看两遍。 看完第二遍,会发现作者的写作环环相扣,前后照应,非常好看! 一般人评价这本书,会说作者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历史书写方式:通过某一年里发生的几件重大事件,将当时几位关键性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围绕几件事情,将当时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深入...  (展开)
熊猫大福 2016-04-04 10:54:30

《万历十五年》试图回答什么问题?

《万历十五年》自付梓之日迄今,凡三十余年,学界或褒或贬,毁誉参半。然不论评价高低,其风靡寰宇的影响力到底不可轻忽。而作为黄仁宇大历史观的肇基之作,其学术地位更不应低估。由是,掩卷之余,忍不住染翰操觚,只怕记问之学浮薄浅陋,贻笑大方,权且记下几处心得,聊作备...  (展开)
豆瓣酱 2015-11-08 14:20:19

从新的角度剖析中国历史

坐火车的时候,遇到一个中文极其流利的俄罗斯姑娘,山南海北胡侃到半夜,她非常喜欢中国和中国文化,也爱读书,出来旅游包里还放着一本小说,让我推荐中文书,小生不才,推荐了两本,一本《白鹿原》,一本《万历十五年》。第一本以她的汉语水平,现在就可以读,白鹿原反映的是...  (展开)
2024-03-23 16:25:51

两声欢呼,一声小倒彩,一点疑问

1.第二遍读了,这版虽然只是多了一些出版始末和英文版的序言,还是花了好几天重看,发现好几年前根本没读懂,纯当故事,也没真正理解什么是大历史观,如今才能从政治经济组织管理人事行政角度理解一二,难怪王小波和王朔这么高度评价,果然历史也是如今,彼时彼刻总如此时此刻...  (展开)
smile 2023-12-01 17:41:03

摘抄

3.这一切使年轻的皇帝感到他对张居正的信任是一种不幸的历史错误。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他积聚了许多珠玉玩好和书画名迹,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这些都是由趋奉他的佞幸呈送的。得悉了此项新闻,万历又感到十分伤心。这十年来,他身居...  (展开)
朽穆可雕 2023-10-06 20:51:12

我用阴阳来看《万历十五年》

大概是五六年前就听闻本书的盛名。便自己购买了简装版本阅读,后借于他人至今未归还,后已认命,不再索要,待时机成熟便入手了这份中华书局的精装版。 再读与初读时的感受自然不同,如果用易经的阴阳来看待全书的布局,以及人物的特质未尝不是一个角度。 说万历的故事,就逃不...  (展开)
孟景期 2023-07-01 10:58:19

小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历史记录中,这一年是明帝国走到生命80%进程的一年。作者认为在这一年帝国彻底丧失了继续发展的微弱生机。 明朝政府的施政方针和个人的行动来源于礼仪和道德的指导,和社会的实际发展不能相适应。 当是时,存在政治制度、军事力量、思想三方面改革或创新...  (展开)
满陇桂雨 2023-06-28 15:07:40

读《万历十五年》--对现代中国何以落后的一种回答

这本书是对现代中国何以落后的一种回答。通过对明代六个人物的流畅叙述,在政治、军事、文化三方面做出了分析。之所以要把时代拉到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因为作者的大历史观。即不探讨近因,而探讨远因。也不算太远,没有《枪炮、病菌与钢铁》那么远。 这本书是1976年写成的,...  (展开)
小老虎 2023-03-12 22:26:51

小时代微雕出的大历史

关注这本书很久了,也是一部历史书的大部头。2022年有幸阅读还是颇有收获。 1.内容有细节考究也有深度思考,足见研究深度和广度。可以说作者用微雕的方式刻画出一个社会的骨架并用细节填充了肌肉。通过一个个人物从时间线串联起来叙述,同时通过深度的思考折射对社会的思考。 2...  (展开)
Channing Lewis 2022-11-24 12:02:48

评万历、张居正和戚继光

万历皇帝是一个懒政的君主,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明君,而他的懒政当然有赌气的成分。从主观上来说,他是想做一个明君的,但是明朝的成宪被文官集团利用,处处限制皇帝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成为了“活着的祖宗”。他非常重视名声,当文官反对他将宠爱的郑妃葬在自己身边时,他最终...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 (共238条)

订阅万历十五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