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神童加工厂》的原文摘录

  • 写这本书时,我竭力遵循格尔茨的陈述:“人类学家需要说服我们的,不仅是他们确实在那里进行过研究,还包括,当我们处于相同境地时,将发现他们看到的、证明的和得出的结论,与我们亲身经历并无二致。” (查看原文)
    大壮 1赞 2018-05-03 10:49:13
    —— 引自第13页
  • 这种复杂性也来源于他们对多种操作可能性的了解,以及相应后果的预知。音乐家家长可进一步细分为小提琴手家长和非小提琴手家长两类,后者似乎更看重音乐教学的质量和老师的技艺,而不他们自己在音乐圈中的人际关系。一位钢琴家母亲(她的丈夫是大提琴家,学小提琴的女儿九岁)说: 在孩子的职业前途面前,我不会顾及朋友的情面问题。我曾经让一个朋友教我女儿小提琴,但一年后就停止了,因为我觉得这个朋友琴弓用得不好。 很多人可能以为,身为小提琴手的家长给孩子选择老师应是一件轻松自然的事。然而,音乐界复杂的人情世故有时却令这个抉择相当困难。因为把孩子托付给谁,就等于认可谁的小提琴演奏技艺,这些都涉及到家长与圈子中人的关系。 些深陷某种关系的音乐家父母表示,他们强烈感到自己其实别无选择:“你问我怎么做选择!哪里来的选择啊?我只能让克劳德来教我的儿子,因为他和我一起拉四重奏。”有时家庭关系便决定了这一选择:“显然老师人选是他的叔叔,这没啥好说的。实际上,这并不坏。他叔叔是这个领域内最好的老师之一,拉得一手好琴,是一个杰出的小提琴家。” 对于另一些家长而言,选择老师具有战略性目的:通过延请某人担任孩子的小提琴老师,家长可能获得一条新的人脉,或巩固某一关系。如果该老师的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这些家长会通过雇请另一名小提琴老师来予以弥补,但后者的教学要始终围绕前面那位主要老师的进度展开。比如: (查看原文)
    懒残僧 2023-06-08 12:12:45
    —— 引自章节:第二章独奏班之前
  • 经过几年的小提琴教育”, 如果孩子取得了让家长和首任老满意的进步,此时家长就考虑把他们送到某个独奏班学习,以充挖掘孩子的潜力。整个小提琴独奏界普遍坚信:孩子如果能尽早入独奏班,那他成为独奏家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统计数字也这个说法:20世纪30年代前在美国接受教育的小提琴家中,有近90%师从帕辛格、加拉米安、迪蕾和金戈尔德这四位独奏教大家2。 (查看原文)
    懒残僧 2023-06-08 12:20:28
    —— 引自章节:第二章独奏班之前
  • 激励练琴的惯用做法 就算是颇具威信的独奏老师,要想让学生刻苦练琴也非易事;同时,这些年轻的小提琴手们也难以将老师的所有建议都付诸执行。老师从口头上对学生施压,他们通过幽默或讽刺的方式来激励后者进行高强度的乐器训练。他们有时也会失去耐心,勃然大怒”。受访老师中有三位表示,严格的监督远比吼叫或威胁更为有效。这些老师把学生安排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练琴,每天前去抽查数次。他们还不时给学生开个小灶,来理顺某些问题。他们声称,这些做法有助于节约时间。 一名前独奏学生证实了上述教学方法: 在我七八岁或稍微大些的时候,我的老师曾把我带到离地很近的教室里,对我说“好好练琴”,然后就从外面反锁了教室的门。刚开始,你还会看看窗外,或者对着墙壁发发采,可时间一久,你还能在这空荡荡的教室里干什么呢?然后你就乖乖练起琴来,并一直继续下去。 (查看原文)
    懒残僧 2023-06-08 12:27:31
    —— 引自章节:第二章独奏班之前
  • 独奏班指的是一组学生师从某位老师,以期在未来成为独奏家。其他人也会在这一团体周围发挥作用:学生家长、伴奏者(钢琴师),有时还包括老师助理;老师则是中心人物,他的辅导是独奏班上的主要活动。老师的名声非常重要:他不仅是一个教育资源,更代表着其学生所处的音乐圈子。在音乐界,你时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你在谁的班上上课”或“你的老师是谁”,接着学生回答“我是某某的学生”。下文将讨论独奏班这一强烈归属感的后果。这里先简单地将独奏课和普通小提琴课加以区分。 (查看原文)
    懒残僧 2023-06-08 12:36:29
    —— 引自章节:第三章独奏教育的第一阶段
  • 结果,学生间的等级差别发生了:最好的学生能获得延长:规课程和领外辅导;免费的额外课程正是老师认可学生天赋的期体现。相反,被视作差生的学生完全按照课程规定付钱,即复课缩水,依然如此。 另外一个隐蔽的区分方式则需要有一定音乐知识才能发现,即学生演奏的不同乐曲。老师安排某些学生演奏对其年龄而言较难较复杂的曲子;而另一些学生的练习内容,从技术角度来说,就相对简单些(当然肯定比一般小提琴课教的曲子要难)。同样,老师分配给学生的不同机会一包括公共演出、上电视、参加重量级音乐盛事(比如著名的埃维昂音乐节、阿斯本音乐节等)以及国际比赛的参赛机会,也都体现了老师对学生们的区别对待。独奏学生和家长都能很好地解读出这种区分。比如,当独奏班中的某个学生正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比赛做准备时,另一个同龄的同班同学会参加一项较次要的比赛。 还有一种更为罕见的做法。一些学生告诉我,他们的老师只会把明星学生带到家中上课;其他学生一律在音乐学校里接受辅导。此时,老师的终极区分方式体现在是否允许学生进人自己的私人空间。独奏老师区别对待学生,在不同学生身上倾注不均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独奏班把分属音乐世界不同地位的学生整合在了同一班级里。但这种位置是灵活的:普通学生可能跃成为明星学生,反之亦然。并非一成不变的位置关系,激发出并维持着学生间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也存在于其他独奏教育参与者中,比如家长。 (查看原文)
    懒残僧 2023-06-08 12:37:45
    —— 引自章节:第三章独奏教育的第一阶段
  • 而在比赛流程上,两者则没有区别。持续数天的小提琴比赛士几轮选拔赛 (三轮,有时为四轮)组成。每一轮比赛演奏的曲子都由赛事方选定 参赛者有时可以从一张曲目单上选择一首,有时别无选择(比如专为某次大赛创作的现代乐曲)。为了给参赛者充分的准备时间,曲目表在比赛的前一年就会通过互联网或印刷品公布。此赛候选人需要先提交申请,有时还包括他们演奏的录音或视颜、推荐信、简历、选定的曲目单以及报名费(依据赛事规模,从25到100欧元不等)0 选定曲目的技艺要求驱使学生月复一月、甚至年复一年进行高强度的练习,因为只有独奏学生才能参加这些音乐比赛。比如一位三次屈居某项比赛亚军的24岁小提琴手,已经连续7年演奏同一首鱼子。为了使表演曲日臻完美,一些参赛者认为这样的演出策略是必要的。 》A (查看原文)
    懒残僧 2023-06-08 12:39:44
    —— 引自章节:第三章独奏教育的第一阶段
  • 这个故事反映了独奏界运行中的一段小混乱。帕布鲁违反了独奏界三条众所周知的行事准则。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对老师瑟吉的忠诚。瑟吉把他引介给自己的合作助手,希望后者帮助帕布鲁通过音乐学校的入学考试。然而帕布鲁却没有及时告知瑟吉自己计划有变,准备与其他老师合作。第二点是,他有义务告诉阿扎自己本来准备到瑟吉的班上就学。最后一点,帕布鲁违背了更换老师的“递进”原则,即独奏学生离开原来的老师后,应该选择一位处于更高地位的独奏教师”。帕布鲁制造的状况给涉及其中的三位老师带来了尴尬,因为他没有正视瑟吉和阿扎的不同地位。在俄罗斯,瑟吉是首都著名的小提琴独奏家、曾经的音乐神童,他在小提琴演奏者中享有最高一级的地位。而阿扎在俄罗斯时只是某个省城独奏班上的一名助理教师。在他们移居国外后,瑟吉的独奏生涯每况愈下。为获得稳定的收入(以及社会保险和退休金),他在欧洲某国家首都的一所郊区音乐学校教琴,而阿扎却在该首都市中心的一所著名音乐学校就职。也就是说,这两位独奏教师移民后的职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过这也仅仅是从教师这一职业而言。由于过去在东欧国家中业已建立的等级排序,这一转变并非彻底——即瑟吉实际上还是比阿扎享有更高的地位。而帕布鲁无意间违反了更换老师的“递进”原则。 为了采取适当行动、遵守规则,帕布鲁的新任老师阿扎赶在瑟吉从别处获知帕布鲁的情况前,主动与瑟吉取得联系。新老师会拟一封道歉信交与帕布鲁的旧师,然后这个混乱局面将得以澄清。瑟吉最终拒绝接收改变主意的帕布鲁来自己班里上课,因为这场混乱的补救措施来得晚了些。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这三位老师的确切地位。瑟吉遭到学生帕布鲁的“背叛”后,后者的新任老师主动向他道歉,说明她不愿与瑟吉把关系弄僵。而这个故事的口述者——助理教师,则怀疑阿扎有意挖去自己费尽周折才培养出来、准备好入学的新生。在三位老师都对这一局面颇感尴尬的同时,瑟吉和助手教师都没... (查看原文)
    懒残僧 2023-06-08 12:58:41
    —— 引自章节:第四章独奏教育的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