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魏晋南北朝史》为“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一本,主要讲述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化。全书分十四章,描绘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偏安、南北朝更替的历史进程,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学术思想、科学技术等也有简明扼要的介绍。
作者简介 · · · · · ·
陈雪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编审。著有《司马迁人格论》、《中国远古文明之谜》、《读〈三国演义〉》、《中华传统美德》等。另著有历史人文小品集《生命•事业•未来》、《立志•修身•读书》、《交友•处世•做人》等。与郭志坤合著《中华一万年》、“提问诸子丛书” (10册)、与陆满堂、金相成合著《历史教学法概论》等,《爱珠乎?爱身乎?》等历史小品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张德文,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在纽约州立大学以博士论文《现代妇女的形成: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民族妇女》获历史学博士学位,ASIANetwork/Luce Foundation 博士后,现任教于伦道夫•梅肯学院。主要讲授中国通史、东亚文明史以及中国妇女、婚姻、家庭史,参加多部有关中国历史著作的英文翻译。
目录 · · · · · ·
目 录
序 一 李学勤 1
序 二 郭志坤 4
导 语 1
第一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 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1
第二节 曹操的异军突起和官渡之战 4
第三节 刘备“三顾茅庐” 9
第四节 孙氏初据江东 13
第五节 赤壁之战 16
第二章 曹操统一北方
第一节 “奉天子以令不臣” 20
第二节 求贤“三令” 23
第三节 开荒屯田 25
第四节 九品中正制 28
第三章 诸葛亮治蜀
第一节 刘备入蜀 31
第二节 刘备东征的失败 33
第三节 “七擒七纵”孟获 36
第四节 六出祁山 38
第五节 诸葛一生唯谨慎 41
第四章 孙权经营东吴
第一节 灵活的外交方略 44
第二节 开发江南经济 47
第三节 对岭南的开拓 52
第四节 驶向宝岛台湾的万人船队 56
第五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
第一节 司马氏代魏为晋 59
第二节 西晋建国初的繁荣 63
第三节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68
第四节 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72
第五节 流民南下的狂潮 77
第六章 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
第一节 司马睿南下建东晋政权 80
第二节 “王与马,共天下” 84
第三节 东晋的北伐 87
第四节 淝水之战 91
第五节 东晋的衰亡 95
第七章 十六国时代的纷争与融合
第一节 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内迁 98
第二节 “十六国”的建立 101
第三节 动乱中的民族融合 105
第四节 北魏统一中国北方 111
第八章 南朝的更迭
第一节 南北朝时代的开始 114
第二节 宋、齐两朝的更迭 117
第三节 梁武帝及“侯景之乱” 122
第四节 南朝时期皇权的加强 128
第五节 南朝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132
第九章 北方王朝的更替及统一大势
第一节 北魏的百年兴衰 138
第二节 魏孝文帝的改革 142
第三节 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146
第四节 转弱为强的西魏、北周 152
第五节 统一大势:杨坚建隋代周 156
第十章 道教的形成与改革
第一节 道教的形成及广泛流传 158
第二节 寇谦之、陆修静对道教的改革 162
第十一章 佛教传入与佛教中国化
第一节 佛教传入及传布 165
第二节 译经与佛教中国化 168
第三节 佛教石窟寺院兴盛 172
第十二章 文学艺术的兴盛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兴盛 179
第二节 乐舞荟萃纷呈 184
第三节 高峰突起的书法 188
第四节 世人瞩目的绘画 192
第十三章 经学史学的成果丰硕
第一节 经学研究的继续 195
第二节 正史修撰的丰硕 198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的显著发展
第一节 数学的领先地位 201
笫二节 农业技术的革新 203
第三节 地理学以及其他科技发展 206
附 录
附录一 魏晋南北朝大事记 208
附录二 魏晋南北朝帝王世系表 212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221
附录四 三国时期中心区域图 223
附录五 西晋时期形势图 224
附录六 东晋时期形势图 226
结束语 228
· · · · · · (收起)
序 一 李学勤 1
序 二 郭志坤 4
导 语 1
第一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一节 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1
第二节 曹操的异军突起和官渡之战 4
第三节 刘备“三顾茅庐” 9
第四节 孙氏初据江东 13
第五节 赤壁之战 16
第二章 曹操统一北方
第一节 “奉天子以令不臣” 20
第二节 求贤“三令” 23
第三节 开荒屯田 25
第四节 九品中正制 28
第三章 诸葛亮治蜀
第一节 刘备入蜀 31
第二节 刘备东征的失败 33
第三节 “七擒七纵”孟获 36
第四节 六出祁山 38
第五节 诸葛一生唯谨慎 41
第四章 孙权经营东吴
第一节 灵活的外交方略 44
第二节 开发江南经济 47
第三节 对岭南的开拓 52
第四节 驶向宝岛台湾的万人船队 56
第五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
第一节 司马氏代魏为晋 59
第二节 西晋建国初的繁荣 63
第三节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68
第四节 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72
第五节 流民南下的狂潮 77
第六章 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
第一节 司马睿南下建东晋政权 80
第二节 “王与马,共天下” 84
第三节 东晋的北伐 87
第四节 淝水之战 91
第五节 东晋的衰亡 95
第七章 十六国时代的纷争与融合
第一节 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内迁 98
第二节 “十六国”的建立 101
第三节 动乱中的民族融合 105
第四节 北魏统一中国北方 111
第八章 南朝的更迭
第一节 南北朝时代的开始 114
第二节 宋、齐两朝的更迭 117
第三节 梁武帝及“侯景之乱” 122
第四节 南朝时期皇权的加强 128
第五节 南朝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132
第九章 北方王朝的更替及统一大势
第一节 北魏的百年兴衰 138
第二节 魏孝文帝的改革 142
第三节 由强而弱的东魏、北齐 146
第四节 转弱为强的西魏、北周 152
第五节 统一大势:杨坚建隋代周 156
第十章 道教的形成与改革
第一节 道教的形成及广泛流传 158
第二节 寇谦之、陆修静对道教的改革 162
第十一章 佛教传入与佛教中国化
第一节 佛教传入及传布 165
第二节 译经与佛教中国化 168
第三节 佛教石窟寺院兴盛 172
第十二章 文学艺术的兴盛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兴盛 179
第二节 乐舞荟萃纷呈 184
第三节 高峰突起的书法 188
第四节 世人瞩目的绘画 192
第十三章 经学史学的成果丰硕
第一节 经学研究的继续 195
第二节 正史修撰的丰硕 198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的显著发展
第一节 数学的领先地位 201
笫二节 农业技术的革新 203
第三节 地理学以及其他科技发展 206
附 录
附录一 魏晋南北朝大事记 208
附录二 魏晋南北朝帝王世系表 212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221
附录四 三国时期中心区域图 223
附录五 西晋时期形势图 224
附录六 东晋时期形势图 226
结束语 228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共2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春秋史》《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殷商史》《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清史》
等
。
喜欢读"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魏晋南北朝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家国、夷夏与天人 5.6
-
- 中古中国的荫护与社群 5.1
-
- 十六国北朝权力嬗代新探 5.8
-
- 欢娱的巅峰 6.5
-
- 南朝齐梁史 6.0
-
- 权力与媒介 6.3
-
- 北朝后期军阀政治研究 6.2
-
- 贡赐之间 6.6
-
- 马伯乐汉学论著选译 6.6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魏晋南北朝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魏晋风骨是这样练成的
《魏晋南北朝》一书,为我们展现了从东汉末年羣雄割据到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与科学进步,这一长达近四百年的历史画卷。本书深入探讨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科学等多方面的成就,使读者能够全.面地理解这一“华丽的时代”。 东汉末年,随着中央集权的衰落,羣雄并起,割据一方。其...
(展开)

长期分裂中的英雄辈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英雄辈出,一点也不为过。有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为世人敬仰的诸葛亮,有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刘备,有风流倜傥、神武雄才的周瑜,有文武全才、多谋善断的曹操,有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的司马懿,有以区区数万之兵在淝水之战中击溃敌军百万之众、杀得敌军... (展开)>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6.9分 80人读过
-
天地出版社 (2024)7.4分 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魏晋南北朝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沉思的旅行者 2020-02-08 14:42:43
可作为了解魏晋南北朝史的入门读物,张协力推荐。
1 有用 PeterT 2018-06-10 21:24:26
无思想深度,无严谨论证,像是写给初中生看的
1 有用 睢园绿竹 2016-03-16 17:23:04
极不推荐,连温习的作用都起不到。讲的很不好。
2 有用 MR.CHEN 2016-08-06 18:19:41
处于汉唐的夹缝之中,也是蛮悲催的,现在很多人要么说自己是汉人,要么说自己是唐人,但历史就如现实一样,总不可能永远处在光明之中。
7 有用 恪彥 2016-02-26 10:32:25
食之无味,弃之…一点也不可惜!本书应该在封底,建议上架那一栏写着,儿童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