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岸的书评 (11)

不流ᝰ 2012-07-27 00:37:11

抵岸的过程

T做了很多琐碎的事情,是为了填补旅行开始之前的空白。实际上整个旅程的安排非常紧凑,时间一点也不充裕,别说空白,恐怕能不能在限期内完成这个旅行都是问题。出于复杂情绪纠缠的原因,T怀着期待害怕犹豫焦急自卑无奈自责等等的心情,像一个不值得拯救的垂死动物对死亡的...  (展开)
吴璇花 2011-02-02 03:25:24

《如果你翻开一本旧相簿》

点开豆瓣《抵岸》页面中就有详尽介绍,其中内容特色第二条写到:相簿是另一种形式的图画书:封面装祯以「相簿」的形式,内页也特意选择深褐色调的怀旧色彩来显出照片,使得文件纪录的意味更浓厚。每个人家中的相簿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相图画书,根据年代来描绘出一个人一...  (展开)
藻品 2020-03-15 18:40:51

好绘本如何好——图画书《抵岸》9处跨页全景图片的文学艺术赏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无字书的鉴赏 这是一本无字书,整本图画书只以图像呈现内容,没有文字,通过前后页之间图像的串联,组合成完整的故事看一部无声电影,来到陌生甚至是奇异的土地,主角无法通过语言和外界做沟通,故事若采取文字书写,反而削弱了震撼力量。读者是直接站在与主角相同的位置来看待...  (展开)
Soyobell 2017-10-06 21:38:01

痛苦总是记忆里一抹甜

一本无字书,充满童幻色彩的成人移民故事。 为了找这本书,在幼儿阅读区蹲了2小时!乱哄哄的3-6岁孩子把书翻得完全没法根据索书号查找! 然而,它是一本值得完全不顾颜面和年龄死守蹲阅的书! 肉桂色的装帧设计,古铜色的灰暗笔调,侧面透入出为生计而移民这个话题的压抑苦味;...  (展开)
向上的仨娃妈 2017-09-12 20:45:00

抵岸 —— 一场责任,爱和家的到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抵岸》是一本厚重的无字书,从书的颜色,到书的厚度,到图画纪录片般的岁月感,到移民博物馆般的环衬。 细细翻看,书名的“抵岸”实在值得一遍遍玩味,书中写的到底是谁的抵岸呢? 一、男人的责任 儿子抱着这本大书问我,“妈妈,这个男人为什么要离开呢?”是啊,一个虽然不...  (展开)
chong 2011-02-08 03:51:15

被逼移動

因為一部繪本,我們用十多天走過台灣南、東、北部的三個城市,第一站是高雄。剛巧陳志勇的繪本《抵岸》正正就是關於一連串遷移的故事,我一直以為旅行就可以很酷的說“離開就是旅行的意義”,可是在《抵岸》裡繪畫的都是一個又一個“被逼移民”的故事,自願的旅行者會將陌生的...  (展开)
翼狮 2010-12-03 19:44:19

这本书读不来

这本书说读过,有点不给力的感觉。应该是看过,但这看并非走马观花,而是注视的看,这是因为本书是图画,一个字也没有(有文字也是不认识的文字)只能看,但也正历如此它表达的感染力是那么的直接却不失深刻,让人的心目也脱离了‘思考’而与主人公一起置身其中。这种感受深刻...  (展开)
kakaxi 2016-04-07 21:28:32

不可错过的绘本

给橙子踅摸绘本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陈志勇的无字绘本-《抵岸》,这是一本很有分量的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看了之后更感觉到它的厚重,故事并不难理解,讲述了离开妻女的男人来到异乡所经历的一切; 初看这本书,老旧的相册般的场景,一页一页地把故事呈现出来,以为自己会不喜...  (展开)
无名者 2012-01-06 21:13:59

不用文字照样读

1,第一眼我就觉得封面主人公身旁的那个狗一样的动物有点怪怪的,仔细一想才发现原来是从博斯(约1450~约1516)那借鉴的。2,银翼杀手之类的科幻电影里常有飞车在摩天大楼之间来回穿梭,刚开始我以为电影借鉴的这本书,再一看书是2007年出版的,而电影是1982年的,画面的色彩...  (展开)
cici 2010-11-27 19:55:21

无国界绘本

精致笔触、深邃思维 说实话,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还真没看懂 这本用放大镜看都不为过哦 忒牛了 陈志勇~! 这是我看过最牛的无国界绘本 全书没有一个汉字 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情节 相当的有画面感 很有电影胶片的感觉 拍成电影都不见得有画出的这种奇异的效果 再说一遍 忒牛了 陈志...  (展开)

订阅抵岸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