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性/别/爱研究(2) (🦉的瓦涅密)
- 身体:可见与不可见【2】 (南池子)
- 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 其一 (消逝风中的墓地)
- 性/别/爱研究(3) (🦉的瓦涅密)
- 书 (MurloNat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男/女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祝羽捷 2020-07-15 23:34:13
一位缺乏所谓“男性气概”的男性书写自己对性别意识的崛起,文本比较浅。
0 有用 夏天 2011-10-29 23:20:52
口述
0 有用 mandy23 2011-03-17 23:24:11
生动的口述史~~定性方法就是跟定量的可读性不一样啊啊啊啊啊
1 有用 Turquoise 2013-11-19 16:45:44
10个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角度,讲述了眼中和经历的男权、父权社会的建构,以及自己的感受。很遗憾每一段故事都没能给出更多的背景,以及对于如何选择口述对象的原因介绍。
0 有用 Yuenkit 2019-10-22 17:24:42
定量研究是厚重的有温度的。人的一生就是社会历史的微观。书写生命史的人通过反观回顾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清晰了自己生命的进程。阅读生命史的过程亦是两个不同生命间的交锋,至少在这本书中,我数次与之产生了投射与交集,最后反观自己。探寻「我是谁」是个终生的课题,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是一次又一次自救的过程。 我想我之所以会这么痴迷于对「人」和「宇宙」的探索,大概也是这些原因吧。从细微之处看见磅礴的力量,在... 定量研究是厚重的有温度的。人的一生就是社会历史的微观。书写生命史的人通过反观回顾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清晰了自己生命的进程。阅读生命史的过程亦是两个不同生命间的交锋,至少在这本书中,我数次与之产生了投射与交集,最后反观自己。探寻「我是谁」是个终生的课题,人的一生自始至终都是一次又一次自救的过程。 我想我之所以会这么痴迷于对「人」和「宇宙」的探索,大概也是这些原因吧。从细微之处看见磅礴的力量,在宏大之中感受存在的渺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