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赖顿棒糖的书评 (7)

布拉格西 2008-10-01 15:15:01

失落的童年

当《布赖顿棒糖》出版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的好友,作家伊夫林.沃评论说,本书“所刻画的彻底堕落的年轻人,是对现代人脆弱的神经的一个挑战。平基完全应该下地狱”。这个判断代表了大多数人对这本书的观点。就连格林在1951年接受采访时也说,他写过一本小说,写的是一个该下...  (展开)
Johnno 2014-11-17 09:58:08

侦探小说外衣下的严肃小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格雷厄姆·格林的笔端,上世纪30年代的可爱海滨城市布莱顿还有着一张不为外界所知的面孔,在布满细密鹅卵石的海滩和喧闹的赛马场与游乐园的背后,在那些破败的小巷和荒凉的郊区里,这座表面上风光无限的城市有着另一副面孔,一副晦暗阴郁带着些许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息的面孔...  (展开)
peapea 2013-09-21 11:41:33

青春期小说

1、男主—— 宾基,这个青春期的少年,比起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对性的热切狂乱与渴望,更多的是惧怕与嫌恶。幼时被迫旁观(听)父母床笫之事,在父母的欢愉时刻,他感觉到的,是他们已经完全遗弃了他,他们脑子里已经完全没有了他,他好像已经死了,不存在了。性于是变成了一件那...  (展开)
T. 2012-08-12 00:50:50

窒息之后,是最深沉的呼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说这是一个谋杀故事,它写得太克制。布莱顿棒糖作为凶器,可以伪造出自然死亡,作者完全没有打算明示那个刺激的场面如何完成。显然,几个年纪不小的杀手并不老练,他们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和被害者一样惊慌地走在布莱顿的沙滩上,陷在肮脏、破旧、摇晃的黄铜床架里,底层...  (展开)
understrange 2017-11-13 11:47:54

他人即地狱

几年前一次刷微博,看到止庵先生为朋友推荐的几本“好看的小说”: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伍尔夫的《奥兰多》,毛姆的《寻欢作乐》,纳博科夫的《绝望》,格林的《布莱顿硬糖》。 前几本都看过且认同评价,于是立刻去买了本《硬糖》。结果,就像我买的大多数新书一样,...  (展开)
2016-10-19 17:13:14

滑入深渊的少年

10月4 号到现在读完。又回到读格林的时光,迷人让人沉醉。 我读的这本《布莱顿棒糖》是上海译文2008年的版本,译者: 姚锦清 / 傅惟慈(校) ,书前有库切英文版导言(傅惟慈译)书后又傅惟慈先生的校后记。书本身398页。 《布莱顿棒糖》是格林自己说的严肃小说,因...  (展开)
cicilia 2011-08-27 15:35:12

作家的不可超越之处

我将《布莱顿棒糖》奉为圣经,是因为当我读到他的时候,我绝望地感到,我永远无法超越格林,布莱顿是一座跨不去的丰碑。 许多《美国偶像》中初赛落选的人都要求再换一首歌试试,这时候我就笑了。我非常同意西蒙的一句话:"会唱歌的人可以驾驭任何歌曲。”这句话放之于文学创作...  (展开)

订阅布赖顿棒糖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