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精神分析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三童 2018-08-04 11:22:33

    批判的视角,值得参考。但是,仅仅是学者式的批评,没有原创性的观察与发现。

  • 2 安提戈涅 2011-05-23 22:50:15

    速读与易读型的书。才情天纵、文理通杀的霍兰德本人显然才是更吸引我的,他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仿效者,挑战者。对文学文化的通晓和对权威的挑战令人赞许,永远的不确定者——或曰,不顺驯者。

  • 0 咸贵人 2011-11-26 22:34:16

    名字很牛逼,可是读不下去,并不很吸引我

  • 2 Lumen44 2020-11-13 17:41:16

    标题的“后现代”三个字就说得很清楚了,一种从弗洛伊德倾向的十九世纪实证模式走出、着眼于“关系”的自我理论,自我—本体的意义是创造的而不是预定的,精神分析不是审判的决断法庭而是阐释的合作艺术…等等,各篇文章几乎都是这一“测不准”的后现代主调的变体,核心是,观测者有了自我意识。其中评点弗洛伊德的部分,显得格外敞亮而犀利,但作者却并没有因为踞于坚实的后现代立场就对弗洛伊德表达出那种“怒其不争”的气急败坏或冷嘲热讽,而是首肯了弗的摩西地位:“弗洛伊德为我们开创了讨论我们自己的可能性……他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了艺术家。”换言之,弗洛伊德毕竟撕开了这场出埃及记的第一道裂口。这种公允的态度,值得加半星。毕竟约书亚对摩西的体面缅怀,不必要总是俄狄浦斯、太俄狄浦斯的。我想这一点,不论是利科还是德勒兹,都同意。

  • 0 荨杉 2024-05-15 21:58:46 安徽

    论文集,以锐评为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