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法律生活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mOco 2015-10-01 22:09:10

    朱迪斯·贝尔提出了女性主义最重要的任务是超越女性本体和女性特质,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实现,来重新构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在法学层面,她强调照顾责任应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新分配,不能以自由主义的个人责任为名义,将本应由男性群体和社会担负的责任转嫁到弱势女性的身上,强调权利、权力和责任三者的对应关系,围绕着权利和责任体系重新构建一种她称之为“后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修养浅薄的我只能算囫囵吞枣看完了,理解不深,大多都似懂非懂,留待重温吧……

  • 2 一尺烛光 2010-12-28 21:25:52

    质疑一切并不代表改变一切。对女性主义最不能接受的一点就在于其主张改变、重构甚至颠覆的意图。可有人想过也许会更糟糕么?

  • 1 午后的水妖 2020-06-09 17:45:52

    五星力荐,适合女权觉醒多年的战友。虽然作者在知识结构上存在肉眼可见的缺陷(自然层面),但对女权如履薄冰般的状态有切中肯綮的分析。在她笔下,自由主义多元主义带来的软弱拖沓一目了然。

  • 0 elsa 2014-07-20 14:02:40

    讨论的问题我一直都在关心。从愤怒开始的确会让理论变得有点可疑,但我觉得作者把情绪控制得还不错。整体来说我都赞同,最后一章非常有用。

  • 1 忧&悦 2011-05-30 10:07:26

    还行,有些章节比较晦涩

  • 0 Eros 2016-03-15 10:38:40

    法律思维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反对感性,具体,关系与个别,而支持理性,抽象,分离与一般。二元论与抽象和排斥象征着男权视角,而女性的温暖和抚养象征着混沌,有机体系。所以说,法律是站在男性一方的。

  • 0 楠(emilie) 2011-09-06 20:24:50

    其实从来没有读过女权主义的书,对于经典的女权理论也知之甚少,因此这本学术著作读得并不轻松。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不仅如此,对于现实 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也多数采取默认的消极态度,这也许是因为性格比较温和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算幸运。书中的后现代自由女性主义,我并没有完全地理解,却让我不得不开始思考。

  • 1 小波福娃 2019-04-27 23:16:11

    写了二十年的一本书了,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五六章生育权部分可以一读。虽然各种嘴炮,有些批评流于琐屑、差不多是在抬杠了,但仍然觉得有不少犀利又有洞见之处,这作者讲话rio耿直的性格我太喜欢了。

  • 1 NM 2012-02-19 14:15:40

    好书是好书……问题是我其实看得似懂非懂的……杀死好多脑细胞……

  • 4 🦚专业骟猪ൢ༒ൢ 2020-09-25 12:23:07

    写得特别好,牵涉到很多女性法律的问题。女性们认清楚了,法律是谁制定的?是男人制定的。由男人们制定的法律,能够保护女人,只是一种妄想。只有到了金斯伯格说的那天到来,“大法官全部由女性组成”,法律才是女性所能拥有的武器。在中国,法律永远只偏袒有钱有势的男人。

  • 4 望仔放弃减肥了 2022-01-28 21:49:15

    虽然有评论说这个作者的观点过于偏激(甚至作者自己也承认了一些),但我倒是觉得作者很是克制了。法律是男性的,在这样的视角下,女性诉求的公平正义与权利无法得到正视是一种必然。而同时,女性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半,被迫承担着远超想象的责任和义务。这本书虽然有些年头了,但从法理、法制史、宪法、判例、刑法与家庭法各个角度提出的理论都丝毫没有褪色。倒不如说,正适合中国当下的进程。

  • 2 此账号是狗 2022-01-19 20:47:29

    法律的性别为男🤷🏻‍♀️

  • 0 momo 2022-08-15 12:05:19

    似大篇幅对麦金农理论的阐述(被误读时附带辨明)与批评?自卫权的法律规定,对责任错误的社会归咎方式,用主动语气探讨女性经历,菲尼案,反色情文艺,堕胎权

  • 0 Bae🌙💪 2023-11-21 14:42:35 浙江

    我需要再读几遍才能理解“后自由主义”~

  • 0 姓唐名吉字诃德 2023-01-25 12:45:24 山东

    法律的性别为男

  • 0 Polaris 2023-02-03 21:02:37 河南

    这本书的内容很适合我和我妈辩论用,如此而已。

  • 0 暮萧 2012-04-08 20:55:20

    飞机火车加静置除泡间隙,法律盲扫盲完毕。语言虽然古板了些但是解释都非常清晰,三四章需要动脑子理解后五章又能有所体悟。

  • 1 莫奈之家 2018-05-14 20:36:45

    批判了女性主义特征法学和女性主义情境法学。特征法学承认区分男女性别特征(从自然生理延展至社会结构,nature or nurture?然作者认为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毫无意义,也无法回答),基于男女各自的特殊性建立起对法律系统的理解。特征法学的过激之处恰恰在于所谓专属于女性的“关怀照顾连接型”伦理(男性对应的是自我进取自私型伦理),这种伦理进一步被强化为所谓女性的性别优势(纳尼?女性的性别优势?现代都市女性鸡汤一向主张女性要善于利用性别优势,还可以用在职场呢?不要跟男性正面PK?是不是很熟悉)嗯,作者反对前述女性特征,并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性强加,这种特征经过女性同性了吗?每个女人都是这样?你又知道她们的真实想法?这种性别伦理是不成立的,作者提倡universal的伦理学,此处点赞。

  • 1 玥秋帆 2016-03-24 09:26:32

    这本书很难读。如果对女性主义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从作者提到的大量学说中提取有用的东西来筛检自己大脑中的信息。初次接触可能直接会懵。第一部分读毕。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