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的人群的书评 (9)

malingcat 2010-07-15 17:09:36

脂艳斋批豆瓣:Going to Extremes

越来越,我喜欢名家写的小书。真的“名家”,不是浪得虚名的名家,看到名家的名字印在书皮上,就像看到蓝色的检疫戳盖在猪肉皮上,放心。而真的“小书”,字大行稀,文字平易,妇孺咸宜,就像在难啃的大部头之间喝了碗大米粥,舒坦哪。我有时疑惑,名家抽出时间信手写部小书...  (展开)
阿月 2011-08-12 23:31:31

观点整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第一章: 总体观点: “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他们尤其可能会走极端。” “群体会走向极端。” 具体体现: 群体极化现象(group polarization)发生在社会方方面面,包括消费者行为、利益集团、宗教组织、政党、解放运动、种族主义者、恐怖主义者...  (展开)
伊卡洛斯 2011-05-26 11:07:49

我最怕那种只在一个小组里混、只读几个作家的作品、像册里还都是重型武器的人

题目这句话是malingcat老师说的,的确豆瓣很大程度上成了小众的天下,却也成了极端的发源地。阿北他们一直在避免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 虽然有阿尔法城这么美好的愿景,虽然有小站这么成功的基础,可是目前看来的确是很不够,只希望我们在豆瓣生活的方式能更加接近我们的现实,...  (展开)
J.T. 2020-11-08 10:29:51

群体与个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常被看作有一种属性“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是说人的大部分活动都纠缠于和其他人的互动之中。尤其是像今天我们所在的这种高度组织起来的、分工合作的社会,几乎不存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回事,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来自社会,来自她人的劳动;我们...  (展开)
momo 2019-12-03 14:38:52

《极端的人群》读后感:人都是非理智的,会受到群体倾向的影响。

观点: 1、如果你对某件事情持有支持或者反对的立场,那么,在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永远没有办法客观中立。 2、恐怖主义并不是由某人领导发生的,而是群体的自发行为。志趣相投的人们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群体极化,从而造成暴力的结果。 3、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  (展开)
宇与鱼yu 2014-04-13 23:34:04

先验偏见+流瀑效应+信息与权威

几年前看过乌合之众,觉得人群的心理研究很有意思,所以在书摊上看到这本书时,忍不住买了回来。 虽然感觉翻译得不是特别好,但总体说来该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这里只举几个点: 首先先验的偏见,我觉得不仅适用于人群,对于单个人其实也是这样的...  (展开)
五月的麦地 2012-11-15 02:16:27

毁于排版和翻译

这是我至今看过的排版最差的一本书,拿到时翻开的感觉就想直接丢进垃圾桶。字很大,字间距也很大,难道是为了让老人看清楚吗???排版毫无讲究之处,唯一原则就是页数要多,我用word都比这排版排得好! 书中写的最好的部分可能就是外皮上关于全书内容的概括,其实看那几点就...  (展开)
桃胶养生局 2019-10-23 15:59:38

网络和极化

社会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然而现在很多人对持有相反意见者的对抗心态比以前强烈的多。不只是网络放大了这种撕裂,而是由于我们以错误的方式去使用网络才导致裂痕加深。当中最大问题在于“同温层”,网络时代我们和内容以在网上找到意气相投的网友,造成一种朋友很多的错觉,而...  (展开)

订阅极端的人群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