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中国》的原文摘录

  • 另一个回避明朝禁制的办法便是利用琉球的朝贡贸易。琉球在明初已成为明朝的朝贡国,日本与明朝的朝贡关系中断后,很多日本人便通过琉球,继续与明朝通商。即使到了17世纪初,琉球被日本南部的萨摩藩大名控制后,明朝仍然假装不知,继续允许琉球入贡。这当中的原因就在于,明朝需要从日本输入白银,作为货币之用。由此可见,日本与明朝的贸易歧视从未中断过,而明朝的“海禁”政策在执行时是相当务实的。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2015-03-30 20:54:45
    —— 引自第33页
  • 但是英国保护政策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17世纪的《航海律法》。当时荷兰的航运业是欧洲最发达的,欧洲的海外贸易大部分都是依赖荷兰的船只。为了培植本国的航运业,并打击荷兰,英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航海律法》,并规定所有运往英国的商品都必须经由英国船只或商品来源地船只运载,所有运往英国殖民地或从英国殖民地输出的商品都必须经由英国船只或商品来源地船只运载,并且指定四分之三的船员必须是英国人,某些商品必须输往英国等。这些律法严重打击了荷兰的航运业,但对英国的发展却大有裨益。正如前文所说,信封自由贸易的亚当斯密十分欣赏这套律法。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2015-03-30 21:07:13
    —— 引自第35页
  • 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对外贸持开放态度,结果外贸被欧洲商人控制,外贸的利润大部分落入欧洲商人的口袋,一直奥斯曼帝国在18世纪后期无法筹措足够资金来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因而没有能力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土耳其的制造业,也因为缺乏保护而被西方金欧的工业产品打垮。 日本的情形与印度和奥斯曼帝国正好相反。日本对外贸的控制臂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只准许中国、朝鲜和荷兰商人在长崎港与日本进行贸易,其他海港一律不准外国船只停泊,并禁止日本人出海经商。结果,日本却是最能够抵抗西方侵略的亚洲国家。而一些学者更认为,日本的“锁国政策”是推动“明治维新”发展的正面因素。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2015-03-30 21:12:16
    —— 引自第39页
  • 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今日的中国缺乏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但它的经济仍然能够快速增长,而外国投资者亦踊跃在中国投资。同样,美国西部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开发时期,是一个无法无天的社会,但美国西部在该段时期的经济发展却相当可观。因此,《经济学人》也倾向于莱纳特的看法,即有可能不是法律制度的进步推动经济发展,而是经济发展导致法律制度的演进。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2015-03-30 21:17:37
    —— 引自第162页
  • 很明显,即使在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情形也非常特殊,因此只有它才能够在18世纪爆发工业革命,也只有它才能够在19世纪成为超级强国。 明清朝时代的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和中国最适当的“反应”,都与英国有很大区别。明清帝国缺乏远洋探险的动机,因为可见的政治和经济效益有限;而即使中国进行远洋探险,中国人发现新大陆的机会也很渺茫,因为地理因素令亚洲人很难跨越太平洋。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游牧民族,当时的枪炮在草原战争中发挥不了大作用,因此中国没有继续发展热兵器的动力。航海技术和热兵器技术得不到持续发展,因此也没有推动相关科学和技术的演进。中国工业最发达的江南地区缺乏煤矿及其他燃料,但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因此选择发展手工业的途径。由于上述诸多因素,中国走的道路和英国的完全不同,因此中国在18世纪没有出现工业革命是可以理解的。 (查看原文)
    落葉知秋可烹茶 4回复 2015-03-30 21:21:21
    —— 引自第2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