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设计》的原文摘录

  • we are the product of quantum fluctuations in the very early universe. If one were religious, one could say that God really does play dice. (查看原文)
    安德 1赞 2012-06-13 15:26:19
    —— 引自第177页
  • 实在性的幼稚观点和现代物理不相容。为了对付这样的自相矛盾,我们将采用一种称之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的方法。它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即我们的头脑以构造一个世界模型来解释来自感官的输入。当这样的模型成功地解释事件,我们就倾向于将实在性或绝对真理的品格赋与它,并且组成它的元素和概念。但是在为同样的物理场景作模型时,也许存在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使用不同的基本元素和概念。如果两个这样的物理理论或模型都精确的预言同样的事件,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更真实;说的更精确点,哪个模型更方便我们就随意地使用哪个。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1-27 16:19:15
    —— 引自第5页
  • 正是拉普拉斯通常被认为是清楚地提出科学决定论的第一人;给出宇宙在一个时刻的状态,定律的完备集合完全确定其未来和过去。 (查看原文)
    啊花 61回复 6赞 2011-01-29 09:06:46
    —— 引自第24页
  • M理论上拥有我们认为最后理论所应具备的所有性质的仅有的模型,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要大量地以它作为基础的正是这个理论。 (查看原文)
    xīn 2011-01-30 15:02:08
    —— 引自第5页
  • 它们是基本理论在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的版本——例如在诸如能量的量的很小范围。 (查看原文)
    xīn 2011-01-30 15:16:29
    —— 引自第6页
  • 按照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去问一个模型是否真实是无意义的,只有是否与观测相符才有意义。如果存在两个都和观测相符的模型,正如金鱼的图像和我们的图像,那么人们不能讲这一个比另一个更真实。在所考虑的情形下,哪个方便就用哪个。 (查看原文)
    6g 2011-02-04 17:34:45
    —— 引自第37页
  • 一个模型是个好模型,如果: 1.它是优雅的, 2.它包含很少任意或者可调整的元素, 3.它和全部已有的观测一致并能解释之, 4.它对未来的观测做详细的预言,如果这些预言不成立,观测就能证伪这个模型。 (查看原文)
    6g 2011-02-04 18:03:08
    —— 引自第42页
  • 一个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更简单了。 (查看原文)
    6g 2011-02-04 18:15:43
    —— 引自第43页
  • 在科学史上,从柏拉图到牛顿的经典理论,再到现代量子理论,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好的理论和模型序列。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解释所有力并可以预测杜宇宇宙的观察的一个理论 (查看原文)
    sinclear 2011-02-19 18:19:24
    —— 引自第7页
  • 但是如果两个屋里理论或模型都精确地预言同样事件,人们就不能讲一个模型比另一个模型更真实。只能根据个人需求和方便随便使用任意一个。 (查看原文)
    sinclear 2011-02-19 18:19:24
    —— 引自第7页
  • 世界可知。复杂事件被抽象成简单定律,解释过去业已存在的历史,也预测未来,满足条件则被认可。 (查看原文)
    sinclear 2011-02-19 18:40:59
    —— 引自第27页
  • 例如,他的运动论指明重物以和它们质量成正比的恒速度下落。为了解释物体在下落时很清楚地增加速率,他发明了新的原理——当物体靠近其静止的自然地方时,它更喜悦地前进,也就是加速。今天以这个原理似乎用来描述某些人比描述无生命的物体更合适。尽管亚里士多德理论通常只有很小预言价值,他的科学方法支配了西方思想界几乎2000年之久。 (查看原文)
    火花海之墟◉◦ 2011-03-23 18:06:15
    —— 引自第19页
  • 我们难道不能小心地看着而不去干预吗,正如我们当导师在她的下颌上有点芥末时那么做的?不能。 (查看原文)
    1回复 2011-04-09 10:52:01
    —— 引自第75页
  •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是他是可理解的。 (查看原文)
    1回复 2011-04-09 10:52:01
    —— 引自第75页
  • 也就是说,它具有不能由减去有限个如质量和荷的量来对消的无限。 (查看原文)
    3回复 2011-04-09 12:17:29
    —— 引自第94页
  • 虽然日常物体的组成部分服从量子物理,牛顿定律还是形成一个有效理论,它非常精确地描述形成我们日常世界的组合结构如何行为。 这似乎听起来很奇怪,但是在科学中有许多情形,大群体以与它单独成分的行为不同的方式行为。单个神经元的反应几乎不能成为人脑反应的前兆,有关水分子的知识也未能告诉你多少关于湖泊变化的信息。在量子物理的情形,物理学家仍在努力捉摸牛顿定律如何从量子领域涌现出来的细节。我们所知道的是,所有物体的部分服从量子物理定律,而牛顿定律以很好的近似描述由那些量子成分构成的宏观物体的行为方式。 (查看原文)
    Dylen 2011-04-26 21:44:43
    —— 引自第57页
  • 在系统给定的初始状态下,自然通过一个根本不确定的过程来确定它的未来状态。换言之,其实在最简单的情形下,自然也不会要求任何过程或者实验的结果。更确切地说,它允许几个不同可能的结果,每一种结果具有确定的实现的可能性。 给定系统在某一瞬间的态,自然定律确定各种将来和过去的概率,而非肯定的确定将来和过去。 (查看原文)
    Imior 2011-04-28 22:25:07
    —— 引自第61页
  • 这超出我们的经验,却未超出我们的想象或数学。 (查看原文)
    虾仁 2011-05-19 11:39:31
    —— 引自第116页
  • 所以宇宙的总能量为零 (查看原文)
    寸志 1回复 1赞 2011-05-31 23:58:21
    —— 引自第1页
  • 观测系统必然改变其过程的原理——根据量子物理,你不能“只”观察某物。也就是说,量子物理承认,进行一次观测,你必须和你正观测的对象相互作用。 这个观念对我们“过去”的概念有重要的含义。在牛顿理论中,过去被假定是作为明确的事件系列而存在。如果你看到去年在意大利买的花瓶摔碎在地上,而你的学步小童羞怯地站立于旁,你可回溯导致灾祸的事件:小小指头松开,花瓶落下并撞在地上粉碎成千百片。事实上,给定关于此刻的完全数据,牛顿定律允许人们计算出过去的完整图像。这和我们的直观理解是一致的,不管痛苦还是快乐,世界有一明确的过去。然而,量子物理告诉我们,不管我们现在多么彻底地进行观测,(不被观测的)过去,正如将来一样是不确定的,只能作为可能性的谱而存在。根据量子物理,宇宙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过去,或者单独的历史。 过去没有确定的形状,这一事实意味着你现在对一个系统进行的观测影响它的过去。我们将会看到,宇宙正如粒子一样,不仅有一个单独的历史,而且具有每一可能的历史,每个历史具有自身的概率;而且我们对其现状的观测影响它的过去并确定宇宙的不同历史。 (查看原文)
    ! 2011-08-31 12:12:39
    —— 引自章节:可择历史
<前页 1 2 3 4 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