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无·作祟之物》的原文摘录

  • (前略) ... “我觉得这次的案子和侦探小说中常见的‘无面尸’基本雷同。” “被害者和加害者互换的诡计……吗?” “没错没错,‘无面尸’案件中最常见的就是这种情况。A和B两个互相敌对的人物,A在无头尸或脸部损毁的状态下被发现,B则踪迹全无。想着一定是B杀了A后逃走了吧,但其实A是凶手,A给头已砍下或脸已毁损的B套上自己的衣服,想把凶手A伪装成被害者,让人们以为真正的被害者B才是凶手。就是这种诡计。” “但是,和现在的案子……” “是,完全套不进去,而且如果一开始就采取侦探小说式的思考方式,接下去不就很难展开讨论了吗?所以我认为最初讨论时就应该把视野扩大,明白不?” “首先,人类历史上有过一种被称为猎头族的人,有猎取人头的行为–” (中略) “斩首的第一个理由,是在咒术方面的要因成为动机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不是人类学家,所以无法说的头头是道,总之,猎头族要对方也就是敌人战士的人头,是想把自己打倒的敌人的魂魄据为己有。虽是敌人,也想把身为战士的对方所具有的勇气和强力等吸入自己体内。一般来说,这就是需要砍掉对方头颅的缘由。砍下自己打倒的敌方战士的人头,在他们的世界不过是理所应当的习俗。” (中略) “第二种情况,是需要头作为杀死对方的证据。只要看看日本战国时代的例子就明白了吧?特别是在击斩敌军大将时,割下的人头是世所公认的最好证据。” “为了把人头带回去才砍下了,对吗?” “因为需要展示首级嘛。” “虽然目的不同,但是对敌人首级的处理方式,或者说对待方式,我觉得和猎头族很相似。” “就是就是,都充分体现了对敌人首级的敬意。” (中略) “那么第三种情况,为处决而进行斩首,然后基于以儆效尤的目的,需要拿首级示众。” “所谓处决,就是指日本的斩刑和欧洲的断头台什么的?” “据说断头台是追求人道主义处决方式的结果,这种说法姑且还是放在一边。归根结底... (查看原文)
    missmystery 10赞 2018-11-15 18:34:40
    —— 引自第349页
  • 小说里面的三十七个谜题,只凭着一个真相,就可以全部解开! (查看原文)
    残烟夜灯 2赞 2014-06-17 10:04:28
    —— 引自第9页
  • 不知为何,在这桩诡异的集体自杀案中,只有幼子斧高幸免于难。听说屋内的母亲、姐姐和两个哥哥浑身是血,横尸被褥,斧高则抱着双膝躲在角落里。不管谁问他发生了什么,他都紧闭双唇,一声不吭。 成年人把这归结为打击过大而引发的自我封闭,其实不然。那时斧高的大脑完全被一个疑问所占据。这个疑问,好似旋涡一般,在他的心中不停翻滚。 “那天晚上来访的,到底是什么......” 斧高总觉得那是一切灾祸的开端,是元凶。不是“什么人”而是“什么”,它的到来,让几多家陷入了悲剧。 最终,斧高没有把神秘来客的事告诉别人。他难以自制地相信,如果说出口,下一次灾祸就会决不容情地降临到自己身上。每念及此,他就脊背发凉、浑身战栗 这种感觉直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查看原文)
    missmystery 1赞 2018-10-22 09:31:23
    —— 引自第21页
  • 富贵似乎知道斧高已经察觉,此后更是露骨地施展恶毒手段,直至今日。甚至还发生过把针放入斧高饭里的过分事。当然她是命令心腹女佣而非亲自下手的吧。斧高一度以为她嫉妒独子长寿郎善待用人,所以才会拿自己撒气。但即便如此,在饭里放针也实在是太离谱了。斧高不禁想到,妃女子的狂女之象时隐时现,正是因为身上流淌着母亲的血液吧。 (查看原文)
    missmystery 1赞 2018-10-24 18:50:52
    —— 引自第143页
  • 《迷宫草子》堪称怪奇幻想类同人志之翘楚,发行量甚至超过了某些策划欠佳的文艺杂志。从推出被人遗忘的耽美作家丝波小陆。 (查看原文)
    olango 3回复 2013-01-03 17:00:37
    —— 引自第8页
  • 祓禊,古代中国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源于古代“除恶之祭”。或濯于水滨(薛君《韩诗章句》),或秉火求福(杜笃《祓(fú)禊(xì)赋》)。 三国 魏 以前多在三月上巳, 魏 以后固定在三月三日。然亦有延至秋季者(刘桢《鲁都赋》)。 祓: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查看原文)
    蠹鱼脉望 2020-01-27 10:42:14
    —— 引自第62页
  • 对了,在这之前,我要再度对素有“侦探小说狂”之称的那部分读者说一句。 通过无限接近第一人称的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以小说体裁撰写本文,其实是为隐藏一连串命案的真凶即高屋敷元这真相所设下的机关吧一一如果你们怀有这样的疑虑,哪怕只有少许,也是大错特错。 我这么写,或许读者会纳闷:你是他的妻子,但毕竟不是他本人,何以能下如此断言?然而这是事实。不是因为我相信夫,而是因为我知道他不是凶手。 顺便声明,前文表述中毫无叙述性诡计,对坚持怀疑的读者,我只能说:虽然“夫妇”归根结底只是法律礦立的一种男女关系,但长年相伴的夫妇本该相知如此—— (查看原文)
    crybaby 1回复 2021-08-22 16:28:56
    —— 引自章节:None
  • 《首无·作祟之物》这部小说里面,有着我所设下的一个机关——小说里面的三 十七个谜题,只凭着一个真相,就可以全部解开!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历史上秘守三家共同守护着这座村庄,一守家、二守家和三守家分别统治北守、 东守和南守。相传他们本姓“媛神”,不知何时变成了“秘守”。如果把这个姓氏解读为“秘 密守护”村庄的话,或许就能理解为何有此传闻了。 然而讽刺的是,必须得到保护,不,应该说是神佛保佑的,正是这个秘守家。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秘守家的仪式统称“三三夜 参礼”,需配合全族子嗣的成长,每隔十年才举行一次。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然而,这种男孩柔弱、女孩刚强的性格差异,正是显现于历代秘守家、尤其是一守家的不祥 特征。因此必须要为男孩取名长寿郎,以驱除这种灾祸。而为女孩取名妃女子,其背后的目 的恐怕是想让淡首大人的作祟集中到她身上。如果把“妃女”当作“媛”字来看(6),这解 释未必不是一种真知灼见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客人回去后,大哥问母亲是谁来了。可母亲只是歪着头,不知所云地嘟哝着不知道。斧高对 哥哥说:“是个女人哦。”不料哥哥却反驳道:“不对,我从窗户瞄了一眼,那可是个男的。 漂亮得让人心里发毛,就像娈童……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然而,母亲指着房间的黑暗之处说道:“看不见吗?你们看,爸爸就在那儿啊,没了头的爸 爸……” 她说完,微微一笑。 斧高第一次见到母亲这样的笑容,简直惨不忍睹。 几天后,传来了父亲战死的消息。或许是早有心理准备吧,不过在斧高看来,更接近麻木不 仁——总之母亲的反应是完全不为所动。引得四邻纷纷赞扬,真不愧是前线将士的遗孀,令 人肃然起敬。然而,母亲的举止让斧高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生疏感。虽然躯壳仍是母亲,但体 内却似另有其人…… 翌日邻家主妇就发现了母亲和三个孩子的遗体。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然而,这种男孩柔弱、女孩刚强的性格差异,正是显现于历代秘守家、尤其是一守家的不祥 特征。因此必须要为男孩取名长寿郎,以驱除这种灾祸。而为女孩取名妃女子,其背后的目 的恐怕是想让淡首大人的作祟集中到她身上。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不详的媛首山,祭祀着两个横死的女性,直到如今,由于她们的作祟,人们还持有畏惧之心。 斧高怀着悲壮的决心,踏进了媛首山的深处……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最大的变故当然是以前也曾发生过的继承人离奇死亡事件。假如那样的灾祸降临在长寿郎身 上—— (二守家的纮弌会成为秘守家的继承人,二守家也会自动升格为一守家。而二见巡查长将成 为村中最高权力者管辖区域下的派驻警察……)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媛首山名为山,其实却是一座巨大的丘陵。椭圆的外形犹如向左右(即东西)延伸开去的高 耸龟背,而且整个儿都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着,所以还不如说成广袤的森林地带。 从地表隆起的媛首山,庄严地坐落在村庄的正中央。 接近山的中心处,人们供奉着媛神堂。通往媛神堂的道路有三条,第一条在一守家对门的山 之北侧,那里有一座祭神用的祭祀堂,人称北鸟居口;第二条路位于山的东侧,与二守家遥 遥相望,叫做东鸟居口;而第三条则在与三守家对峙的南侧,称为南鸟居口。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关于淡媛此人,历来就有种种奇妙传言。譬如恣意虐杀侍女,生食鸟兽的肉,热衷奇异秘术, 只要是男人就拉入卧房——云云。因此,村民为氏定的平安逃脱而高兴时,似乎谁也没有对 淡媛的惨死表示哀悼。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事已至此,胆战心惊的村民只得厚葬淡媛的尸骨,并竖起石碑,敬其为媛神大人。而不知从 何时开始,媛鞍山改称为媛首山,没多久,“媛神大人”也自然而然地被记载为“媛首大人” 了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 这是秘守家独有的仪式。孩子出生,以及满三岁、十三岁,成年以后满二十三、三十三岁时 的中秋,举行者要祭拜媛神堂,祈祷自己能够平安长大。 (查看原文)
    Sin 2回复 2021-10-12 11:05:21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