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无·作祟之物 短评

热门 最新
  • 435 米叔 2011-10-18 02:06:41

    明明就是有叙诡啊混淡!

  • 275 lcy 2013-06-06 20:49:56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肯定是“身份互换”的诡计,单是无头尸的出现就说明一切了;即使在提示这么明显的情况下,我还是完全被作者骗倒了————当诡计是多重替换的时候

  • 162 文泽尔 2012-01-11 17:15:27

    同性恋交错连环杀人事件。说三津田是“小京极”,细想其实是不确的。尽管故事有解民俗说案的“百物语之壳”,文风气质上却是在走横沟正史的旧路——小说中亦多次提到横沟、乱步、梦野、小栗之名。虽是写恐怖小说出身,书的恐怖气息倒略显不足,而托了杂志连载式行文的福,每节收尾都见悬念。细究起来,全书实为三厚本纯正本格推理小说,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笔法,巧妙纠合一处写成,无怪某人能够一连提出三十七个谜题,再用回溯向前的一个真相来瞬时消解。公平性方面,也是毫不隐瞒推理过程中所需的关键线索(就看读者是否细心)诚然,不可说诡计的设置是漂亮的,最后十数页的多重逆转亦算超量奉送,却仿佛有些朋友评判燃烧法庭浪漫收尾的那四个字——过犹不及。至于无头尸主题及相应讲义,完成并不需耗费太多逻辑力,反给人读东洋版耶洗别之死的错觉

  • 160 舒歌 2013-01-10 15:26:05

    全书解谜部分排山倒海袭来之时,真的有种“好久没看到这么精彩的推理了”的感觉。 案件是战前战后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两件,叙述过程里一直有点京极堂式的怪谈设定,但难能可贵的是,最终解释全然合理甚至把怪谈本身也一并纳入科学范畴。而解答本身又蕴含着案中案——没有一步是可以不小心翼翼地踏的,把每个你不注意的细节串起来就得到了最后惊人的结论。三津田信三在积少成多细流到江海这一点上做得特别出色,全书没有为结论卖出明显破绽,完全通过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得到结论的做法也值得称道。

  • 78 神威 2012-02-08 07:47:07

    昨晚我如受伤孤狼般嚎叫【CNM,怎么可能不对,怎么可能不是TA】,五分钟后,我惨叫【你最好给我个更好的答案】,五分钟后,我又惨叫【三三,CNM,被你玩死了!】首无结局的大转折意外程度和山魔可以媲美,不过属于实在是太贱了那种转折,我无比辛苦的读这本书,终于解释了那些疑问,我就知道我不会错了,可是被玩的一票,怒火三千丈啊,回过头来总结三三这四本,山魔》凶鸟》首无》厌魅,三三的写作功力真牛叉,当真本本好看,四本书我猜对了两个半,这是我可以拿来出去吹牛的最好资历,另外三三书中动机这一项除了凶鸟以外都显得非常单薄,文中人物纠缠现象又严重,当真是人人没理由又人人有动机,不过论玩弄人的本领,首无首屈一指

  • 61 张熊熊 2012-01-17 20:55:12

    诡计过于简单(话说现在还有令人惊为天人的诡计吗?)但绝对是一次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篇幅略长,读完后劲椎有些难受。。啊啊。。难道是。。。

  • 31 ellry 2011-11-04 20:43:32

    确实堪称五星之作,结尾将故事逆转的同时也让我对三津田的看法发生逆转,之前看过两本并不觉得这个作者有多么厉害。期待其它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 28 女巫 2012-07-03 15:54:10

    居然忘记标记了。。。。。。看的第一本小三的作品,看完感觉是 :“终于又有一个日本推理作家可以关注了。”民俗炫学多而杂,但是绝对不无聊,相反相当有趣。绝对五星推荐。特别是如果你喜欢横沟正史的话,我觉得是一定要看一看三津田信三的

  • 34 Gnostikoi 2012-08-26 21:23:08

    这次……是真的被吓到了。那个阴森森的结尾!果然无头尸最大用处就是身份不明,这次彻底被这点玩死了。以及本作伏笔数量之多,无数次让我大脑超负荷运转,看完本作一小时以内处于颠疯状态OTZ……

  • 29 鸡丁 2012-12-18 03:06:07

    深夜读完一本神作,久久无法平静。这才是合我口味的真本格啊!全篇故事弥漫在斩首之谜的诡异氛围中,如同阅读恐怖小说般的调调完全引领着阅读欲望。解答惊艳无比,结构波澜壮阔,层层逆转都含有各自的意义和作用。这本书绝对是我见过的把某某诡计写到极致的作品。另外希望前言多加一些作者的创作心得和小说理念,不要只让作者给出版社打广告啊。

  • 39 丁一 2014-01-06 23:26:50

    远没有吹的那么好~

  • 24 琴酒 2015-06-03 20:25:27

    好看!倒不是结局的神展开,因为第二重展开的前提是推翻文本本身一再强调的可信性,这一点要是展开成功的话,推理的基本信任如何自处!对我来说好看之处在,能感觉到三三老师最后总结的37个谜题在文中是被重点牵引出来的,或多或少都确实引起了“不适”“不对”的感觉,最后核心trick的展开击破了这些不适感的时候,阅读快感真真max。

  • 14 成知默 2017-04-06 14:12:35

    2017年已读033:读的第一本三津田信三,和横沟正史的感觉很像,擅于用怪谈、传说、民俗等营造惊怖氛围,但绝不是粗暴地将凶杀归结到到怪力乱神的超自然范畴。虽是“刀城言耶”系列,但这部中的侦探只是打了个酱油。舍弃全知视角、采用限制视角叙事可谓大胆,无头尸体一开始就指向了身份互换这一设定,密室设定也不算太特别,最后的多重翻转倒的确出乎意料,并不像开头所说的全无叙诡,但在最后的反转运用中还算有惊喜。已经好久没有读过猜不出凶手的推理了。

  • 27 小油飞 2017-11-09 18:12:16

    很平庸很老套啊,核心诡计大概不到四分之一处就暴露了吧,之后还多次渲染就显得特别啰嗦,最后的多重反转也只让人觉得刻意而已。

  • 26 老傅 2016-06-07 18:13:49

    就诡计和逻辑而言,本书是无容置疑的佳作,将斩首和身份替换的点子玩到了极致。然而作者那二流轻小说一般的文笔、啰里八嗦又经常不知所云的叙事,都使得作品下降了一个档次。在故事初期,作者居然频繁的使用()来描述角色的心理活动,这绝不是成熟的作家应当有的水平。最后叙述者身份的反转与整体剧情的剥离感太强,完全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复杂程度而添加;如果故事以逑子为凶手收尾,反而会更加完整。

  • 14 泽帆 2017-06-02 23:33:56

    啊,设谜解谜,毫无人性光辉。小说的技法也被运用到诡计中来,这点很妙——从没在其他推理小说中见过,只是两者没有相得益彰。

  • 14 ◆鱼阿白@白◆ 2013-06-07 09:21:25

    晚上忍不住看到一点半看完,最后一章书确实效果奇异,特别是大半夜。可推理小说也用余味定输赢的话,本书故意往猎奇上靠让人不舒服,有点卖弄的味道。而且这样不省事的诡计居然能够得逞不出一点纰漏绝对是个奇迹,书面上的奇迹。。。不剧透了,自己看吧。

  • 17 迟与缓 2020-10-19 23:11:09

    魑魅魍魉一剑破万法,琴瑟琵琶八声唱媛首。期刊连载的写法在每章末尾留下一个钩,前370页怪奇小说魅力全开看了就停不下来,叙事好到让人不愿提醒自己在看推理,只想随绵绵阴雨潜入怪异降临之地。灾厄始自人心,秘守家之陋习与首无作祟的民俗传说完美呼应,异象源于欲望,一篇手记、两起悬案、三层替换编织出夜下泥沼般漆黑难挣的迷网。叙诡合法作弊招式巧妙不容辩驳,无面尸讲义再成伏笔剑指凶手,草蛇灰线让人似觉不对却不知怎去深究,一把钥匙开三十七把锁带来极致的解谜享受!多重反转各尽其责套路的不仅是读者,结尾妖气陡现更添毛骨悚然之感。唯一的缺憾是两次首无现身的谜底略显粗糙。伏笔中最喜欢的两处是十三夜参礼井边的打击与井中的长发,二者分别从情感上和诡谲的氛围上与核诡完美契合。

  • 23 StLiberato音控 2017-01-18 22:34:41

    即使运用了欧亨利式结尾、希区柯克风格悬念、莎翁戏剧性别伪装、横沟家族恩怨、罗生门证言、叙诡、耽美、灵异、无厘头逆转等各种花样,也掩饰不了整体水准不足,尤其逻辑和情理上千疮百孔,没办法新本格通病。凶手很好猜,逆转也不出奇(最后写那么无聊的场景就有了心理准备,只是少了续杯加“佐料”的环节)。如此杂糅一气,当幻想小说还不错,至于推理就......另外,作者你忽略了那个嫌疑最大、几乎贯穿全部事件、对每个事件常起决定作用、 实质上控制这个近亲通婚乃至智商受挫家族命运的老太婆,照原文风格,可以说甲子婆婆是淡首大人转世吧

  • 20 闲人 2012-03-21 15:44:59

    我果然还是对本格这种东西兴趣寥寥啊。诚然诡计是漂亮的,解答是精彩的,多重逆转也足以让人吃惊。但是作为所谓的恐怖小说文笔也太幼稚了,别说和一些大家比,这个营造氛围的能力就是连国内一些二流写手都不如啊。如果这就是三三的最好作品,这个作者可以弃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