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书评 (316)

A.D. 2012-01-05 10:45:11

喧闹之外

看韩寒的《青春》过半。 以前对韩没什么太强的感觉,也很少关注。觉得他太热。一般在风口浪尖的人或事我都会下意识的回避。一个人、一件事被推到风口浪尖了,要保持理智与冷静几乎是一个非人性的挑战,对当局者如此,对我们这些围观者也是如此。而失去冷静与理智的讨论/辩论,...  (展开)
🍎是最好的水果 2011-11-29 13:14:01

从来没有人说过青春是个温暖的东西

今天在西外大大超市里的报亭买了韩寒的青春(大陆版)。之所以舍弃了更便宜的网购,完全是出于一时冲动,买完六级题之后,随意的一瞥,眼球就抓住了本书死死不放。从这本书在豆瓣上线之后就一直期待,只是苦于前段时间网购书太多,一时下不了狠心,直到今天,这样算下来,出于...  (展开)
抚顺读书人 2011-11-23 07:43:57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0版

《青春》的韩寒

《青春》的韩寒 韩寒这么风头正旺的作家肯定会读过几本,看过《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还有《独唱团》,以前也翻过《三重门》《他的国》,有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但是有的不太符合我的胃口,所以不太喜欢韩寒的小说。不过这本杂文《青春》倒是挺让我吃惊的,早就知道...  (展开)
kidd 2011-11-10 17:36:13

你得记住你的《青春》

你得记住你的青春 你瞧,连韩寒都当上爸爸了,然后你看你的青春是不是和他的青春,也一起对上了号,要是对上了,恭喜你,我们都一样活在韩哥说的“最好的时代”里了。 书里大多文章,都是在博客上对着那些时间行进一篇一篇看的,那年稀里糊涂地抵制法国货,那年钓鱼执法的沸...  (展开)
远走高飞 2013-05-27 17:03:36

我以前没读过韩寒

虽然韩寒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出道,当时满天都是对一个18岁小孩辍学又写出《三重门》小说的评价。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韩寒的认知停留在出名很早、玩赛车、有个长得像全智贤的女朋友这一些无关痛痒的消息或是八卦。偶尔也是关注一下他写的长微博被推荐到新浪微博的热门推荐...  (展开)
铁马冰河 2013-03-17 15:05:23

先从提问开始

我有一个同事常常讲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收看央视一频道和央视新闻频道,尤其是喜爱收看其中的新闻节目。而我却总是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虽然我也经常收看新闻频道,但承受力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而且他似乎也不是什么进步人士。而他给我的解释是,他最享受的就是一边看新闻一边破口...  (展开)
杉九九 2012-01-23 18:12:13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0版

随便写,标题要长~~~~~~~~~~~

想看些书,不知道看什么,看一本书的时间对多来说太长了 个人自个儿常觉得无趣无聊,想看一些幽默轻松偶尔带点深刻的文章 韩寒的文章不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吗,他的书好像就没长过 还是老样,下到手机看,我支持正版,口头上 看了个开头就想,这不就是博客吗,博客我都看过了,博...  (展开)
董木桥大婶 2012-01-05 12:36:55

腔司

上海有个很好的词汇:腔司。很难翻译成贴切的普通话。大概就是腔调,做派,风格,气场之类的。 上海人说,腔司是很重要的。 韩寒的腔司就很惹眼。在全国“一片大好”的形式下,普通青年们说:败坏啊!这就淹没在了万千不明真相的群众中。这就木有腔司。 韩寒拐了九曲十八弯...  (展开)
时间的玫瑰 2011-12-01 16:25:46

转载:路金波《韩寒 与世界保持距离》

29岁的上海郊区青年韩寒迄今经历了两种身份:一是成绩不佳被迫退学的高一肄业生,二是众所瞩目的大明星。----关于明星这件事,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变化的中国,似乎没有其他一个人,能够保持十年的“当红”,并且“愈演愈烈”,以至在2010年《时代》杂志评选“影响世界100人”的时...  (展开)
八块 2013-08-31 22:37:30

算是开拓思维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好像变得没有想法,没有冲劲,可是天知道,我可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刚毕业。至少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些新想法,比如,如果我在学《再别康桥》时,就知道徐志摩跟林徽因梁思成的三角关系,并且林正与冰心争风吃醋这些八卦,我应该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以...  (展开)
金舌郎君 2013-06-20 19:00:24

意见分子真的不是谁都能做的!

第一次接触韩寒是在初中的时候。由于爸爸的缘故,从小就喜欢读书看报,喜欢和同学们互相借阅省吃俭用买来的杂志。我记得当时用一本《足球俱乐部》换了坐我前排那个同学的《新概念文选》,其中最先读到的就是那篇著名的《杯中窥人》,当时就觉得韩寒特别能,非常聪明。考官好像...  (展开)
半碗馄饨 2012-12-23 12:46:45

《青春》:韩寒的良知

韩寒的这本杂文集起名《青春》,可或许与青春没有太多的关系,至少与这两个字给人的第一印象以及带着正常人马上的浮想联翩没有太多的关系,出了第一篇《青春》讲述了一些符合的年龄,实际上却还不是志在于此。反倒是最后一篇文章《纪念母校——致青春预备役》中流露出了些...  (展开)
蜷缩刺猬 2012-11-18 21:17:49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版

有深度的青春

看韩寒的书,你还是能够有领悟的。他已经不再像初中高中那会写小说了,现在写得都可以称得上文学作品了,尤其《青春》这本。 从何时起,他已经成为学生甚至所有人的新颖思想的领导者了? 从何时起,他能拿着笔杆子对着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国际等等挥笔自如的或是批判,或...  (展开)
东风破 2011-12-07 00:52:29

我只是站在台下被保安拦着的小观众

“我只是站在这个舞台上被灯光照着的小人物。” 这是《青春》给我的第一句话,也是我觉得韩寒说的最隐晦的一句话。 作为一个不理智的寒蜜,我自然也对大陆版的删节很失望也很愤怒,但是如果说非得要谈谈内容的话,不妨抛开这个问题不谈,因为这件事,毕竟是台上人做的事...  (展开)
神威 2011-11-25 23:12:24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0版

今晚,我们一起吐槽

韩寒现在毁誉参半,抛去公认不会写小说之外,对他杂文的评价才是分歧所在,一部分人说他文章粗俗大白话,一部分人说他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有一点同样可以说是公认的,他敢写,而且他绝不避重就轻,真实的白描着这个时代,让我想起过去读过一本小说里的桥段,一个人去拜访作...  (展开)
李惘然 2011-11-18 20:41:45

WE ARE ALL A SPOILED GENERATION

We are the champions, we are the world,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all a spoiled generation.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开头用了斯坦夫人的话作为题词,那句话是“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you are all a lost generation)那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巴黎和柏林...  (展开)
Mr.JK 2011-11-09 09:39:00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0版

台版的更好看,求鉴定。

 ■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报道   《青春》今日首发,首印60万册韩寒消失”5月携新作归来   2010年伊始,韩寒放言不再接受媒体采访;2011年1月,他正式关闭微博;2011年6月以后,他不再更新博客……韩寒已经“消失”在公众视线里长达5个月了。11月9日,他突然携新作《青春...  (展开)
雨田 2011-01-19 07:33:00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0版

一般

没怎么看过韩寒写的东西,这是算第一本吧。立意新颖,观点独特是可取的,但是有些东西过于主观内容偏空洞。韩寒的很有胆子,有些人也应该骂,但是不能只嚷嚷两句就完了。想骂人可以,但需要确凿的证据,这一点可以学学李敖,人家除了告诉你你是是一个混蛋,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展开)
山南海北 2013-03-20 22:15:16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2010版

三十而立

都说三十而立,按理来说人到了三十岁应该在心智等各个方面上走向成熟。虽然没有达到不惑的程度,但是至少应该在所处的行业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或者小有成就。但是这个岁数却也容易让人陷入迷茫。 这个阶段,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之间的对抗程度到达了顶峰。随着青...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5 16 后页> (共316条)

订阅青春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