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的原文摘录

  • 1.耐心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那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 2.在精神状态下学习快得多,但我们得选择好什么是需要学的。如果我们需要回去经历一场关系,就回去;如果结束了,就继续。在灵魂的形式下,你一样可以和那些肉体状态的人接触,只是看有无必要……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们非知道不可。” 3.智慧是很慢才能得到的。这是因为容易吸收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情绪的或潜意识的知识。一旦转化好了,这种印象就是永久的。这种反应的必要催化剂就是行动。没有行动,观念就会萎缩、褪色,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应用是不够的。 “平衡与和谐如今都被忽略了,但是,它们却是智慧的根本。 4.为什么你说我们是平等的,实际上却不如此?我们的美德、脾气、财产、权利、能力、天赋、智慧等等,没有一样是相等的?” 答案是个暗喻:“这好比每个人心里都拥有一颗大钻石。想象一颗一尺见方的钻石。它有一千个面,但这些面上都蒙上了尘土。灵魂的工作就是去清洁这些面,使它恢复光彩,能反射彩虹的多种颜色。 “现在,有些人已清洁了很多面,使钻石发出动人的光芒。另一些人只清理了几面,所以还不能发光。但是,在灰尘底下,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颗千面钻石。它是完美无瑕的,差别只在于经过清洁的面数不同。但每一颗钻石都是一样的,都是完美的。 “当所有面都已清洁,能反映完整的光谱时,钻石就恢复到它原来的纯粹能量状态了。光仍留下来,就好像制造钻石的步骤反过来,所有压力都消除了。纯粹能量保存在光的彩虹里,而光里面有意识和知识。 “所有的钻石都是完美的。” 有时候问题很复杂,答案却简单。 5.有人常说,要珍惜美好时刻。然而,美好时刻的回想,总有一份深藏的悲哀... (查看原文)
    树荫里的阳光 13赞 2018-05-07 16:26:56
    —— 引自第1页
  • 任何事都必须有所平衡。大自然是平衡的,飞禽走兽和谐地活着。人类却还没有学会这一点,他们不断在摧毁自己。他们做的事缺乏和谐,也没有计划。自然就不一样了,自然是平衡的,自然是活力和生命及休养生息。人类只知道破坏。他们破坏自然,也摧毁其他人,最后他们会毁掉自己。 (查看原文)
    弁財天 2回复 5赞 2012-09-08 15:50:16
    —— 引自第137页
  • 恐惧存在时就会浪费精力,恐惧使他们到这儿来不能得到该有的补充。从你的周围注意暗示。他们首先得进入一种深深的状态,不感觉自己的肉体存在,然后你才能接近他们。困扰只存在于表面,在他们灵魂深处,能产生想法的地方,那才是你得接近的地方。 ⋯⋯ 在肉体状态是不正常的,灵魂状态才是我们的根本。从肉体状态推向无知的开端,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学会一件事。到了灵魂世界,你只需要等,就能更新。 (查看原文)
    YMIAOX 4赞 2013-02-02 13:50:3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死亡的恐惧,这命是无尽的,所以我们不能死,我们也从未出生,那这恐惧就可以消除。如果他们知道以前活过无数次,将来也会再活无数次,不知会觉得多有保障。要是他们知道对人的暴力和不公都得偿还,可以少掉多少愤怒和报复欲望。如果真的,我们皆有知识接近上帝,那么财富权利又有什么用?他们本身却是目的,而不是接近上帝的方法。如此一来,贪婪与嗜好权利变的毫无价值了。 但是怎么向人说明这些讯息呢?大多数人都在他们的教堂、聚会或寺庙里诵着经文,那些经文也记载灵魂的不朽。但是仪式一结束,他们又回到互相竞争的轨道里,依旧贪婪,喜好操纵、以自我为重心,这些特征都会阻碍灵魂的进步。所以,如果信仰还不够的话,也许科学可以帮上点忙。 (查看原文)
    YMIAOX 4赞 2013-02-02 13:50:3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那是不同层次的学习,有些是必须在血肉之躯里学习的,必须让我们感受到痛。成为灵魂是没有痛的,那是一个更新的时刻,你的灵魂会恢复怨气。当你在血肉之躯里,会觉得痛、会受伤。在灵魂形式里则没有感官,只有快乐、幸福感,但它对我们只是一段恢复的拾起。人在灵魂形式时,彼此的互动是不一样的。在肉体状态时你可以体验人际关系。 (查看原文)
    YMIAOX 4赞 2013-02-02 13:50:32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我很快了解,每日累积下来的负面力量应该受到同样的关注,譬如一个病人的严苛自我批评,可能造成比一件重大事故更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些伤害的影响,因为混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背景中,更难被意起或驱逐。一个持续自责的小孩,可能和记得某天被严重羞辱的孩子失去一样多的自信。一个平常家里会有饔飧不继的小孩,跟经历一段饥荒时期的孩子对事物有同样的危机意识。 (查看原文)
    喜宴 3赞 2012-07-10 16:53:34
    —— 引自章节:第一章
  • 我深为这些念头震惊。但在我的胆寒之外,有一种巨大的爱萌出芽来,让我强烈的感觉与天地是一体的。我很想念我父亲和我儿子,能再听到他们的消息真好。 我的生命再也不会和从前一样了。一只手伸下来,扭转了我的轨道,再也回不去了。 (查看原文)
    尔尔 3赞 2012-08-06 23:40:09
    —— 引自第39页
  • 对于理性了解之外的情绪接受,经验是必要条件,但是经验的冲击总是随时日而消退。 (查看原文)
    喜宴 2赞 2012-07-10 20:40:0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耐性和适当时机……每件事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人生是急不得的,不能像许多人希望的时间表一样。我们必须接受凡事来临的时间,不要强求。但人生是无尽的,我们不曾真的死去;也从未真的出生,我们只是度过不同的阶段,没有终点。人有许多阶段,时间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时间,而是一节节待学的课。”停了许久之后,诗人大师继续:“凡事会在该清楚的时候清楚。但你得有几回消化我们给你的讯息。” (查看原文)
    喜宴 2赞 2012-07-18 02:44:00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一个持续自责的小孩,可能和记得某天被严重羞辱的孩子一样失去同样多的自信。一个平常家里会有一顿没有一顿的小孩,跟经历过一段饥荒时期的孩子对食物有同样的危机意识。 (查看原文)
    过自己的生活 2赞 2012-09-09 18:23:11
    —— 引自第25页
  • 智慧是很慢才能得到的。这是因为容易吸收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情绪的,或潜意识的知识。一旦转化好了,这种印象就是永久的。这种反映的必要催化剂就是行动。没有行动,观念就会萎缩、褪色,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应用是不够的。 快乐根植于单纯。思想和行为的过渡倾向只会减损快乐。过渡会掩蔽基本的价值。宗教人士告诉我们快乐来自心中有爱、信仰、和希望、行善和散步友爱。他们的确是对的,若有这些态度,平衡与和谐也就不远了。他们应是基本的生存状态,现在,却成了很稀罕的东西。仿佛人类在地球上并非以自然状况存在,得经过改变,才能让爱,善心和单纯驻扎心中,才能感觉纯洁,去除长期累积下来得恐惧。 (查看原文)
    过自己的生活 2赞 2012-09-09 19:45:39
    —— 引自第186页
  • 许多研究宣称,一群灵魂会一次又一次地降生在一起,以许多世的时间清偿彼此的相欠。 (查看原文)
    豆友1428328 2赞 2014-10-29 20:03:21
    —— 引自第26页
  • 起先,我不明白自己怎么变了那么多。我知道自己变得较有耐性而平和,别人告诉我,我看起来非常安详、快乐、镇定。我觉得生命中有更多希望、喜悦,不怕自己的去世或不存在,也比较不怕失去他人,虽然我会很想念过世的亲人。死亡的恐惧力量惊人,处处可见人类对这种恐惧的逃避:中年危机、与年轻人发生婚外情、整容、勤于运动、积累财富、生小孩以延续自己的后代、费尽心机想变得年轻等等。我们是如此忧惧余自己的死亡,有时候甚至忘了活着的真正目的。 (查看原文)
    豆友1428328 2赞 2014-10-29 20:04:01
    —— 引自第40页
  • 死亡的恐惧力量惊人,处处可见人类对这种恐惧的逃避:中年危机、与年轻人发生婚外情、整容、累积财富、生小孩以延续自己的后代、费尽心机想变得年轻等。我们是如此忧惧于自己的死亡,有时甚至忘了活着的真正目的。 (查看原文)
    喜宴 1赞 2012-07-10 20:41:51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在光束中的人……暂时不会有进展。除非他们决定要到下一度空间去……否则无法越过限制。只有他们自己能决定。如果他们觉得……具有形体时不再能学什么……那么就能过来。但如果还有必须学的地方,即使不想回去也得回去。在此地是一段休息时间,他们的精神力量可以得到所有在一世过后的光束中,人们可以决定要不要再转世,取决于他们有没有未完成的德性。如果觉得没有什么可学的,便可以直接进入灵魂状态。”这个肇和我阅读资料里的死后经验很能吻合,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选择回来,有些则是必须回来,因为还有得学。 (查看原文)
    喜宴 1赞 2012-07-12 02:05:28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是的,我们会死得毫无价值。” “什么?” “我们会死得毫无价值。”她大声地重复。 “没价值?为什么?不是很光荣吗?你在保护你的祖国和你爱的人。” “我们只是为保护少数人的想法而死。” (查看原文)
    喜宴 1赞 2012-07-18 03:21:49
    —— 引自章节:第四章
  • 我们都拥有远超过我们平常运用的能力。有些人比别人早发现这一点。你来到这里之前,需先去除自己的恶习。若是没有,你将带着它一起到下辈子去。只有我们自己能除掉在尘世具有形体时所积累的恶习,大师无法帮我们去除。如果你抵抗而顽固地不改,就会带着它到另一生去。若我们能掌握一切外在地问题,下一生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我们还要学会去接近那些磁场和我们不相同地人。具有相同磁场地人互相吸引是很自然的,但是这样还不够,你必须走向那些磁场和你不同的人。帮助这些人......是很重要的。 我们都具备直觉能力,该顺应着它,不要抵抗。抵抗的人可能有危险。我们从每个空间来并不具备相等的能力。有些人比较强些,因为他从其它空间累积了能力。人并不是生来平等的,但最后都会达到一点,在那点上大家是平等的。 (查看原文)
    过自己的生活 1赞 2012-09-09 18:33:55
    —— 引自第48页
  • 所以在一世过后的光束中,人们可以决定要不要再转世,这取决于他们有没有未完成的德行。如果觉得没有什么可学的,便可以直接进入灵魂状态。 (查看原文)
    豆友1428328 1赞 2014-10-29 20:06:39
    —— 引自第49页
  • 我会看着我的孩子和太太,揣想前世是否我们也在一起。我们选择要共商此生的喜怒哀乐吗?我们是没有年岁的吗?我对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柔和爱。了解他们的缺点和过错并不重要,爱才重要。 我发现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也可以不在意自己的某些缺点。我不再事事苛求完美,随时随地都会自制,真的没有必要强迫任何人。 (查看原文)
    豆友1428328 2014-10-29 20:09:06
    —— 引自第66页
  • 我渐渐得到一套有系统的灵魂学,这个学说讲的是爱与希望、信心与善意。它检视了德行与罪愆,对别人与自己的债务。它包括了前世和一生与一生间的灵魂层面,说的是灵魂通过和谐与平衡得到的进化,进化至与神相连的狂喜境界。 此外也有许多实用的建议:耐心与等待的价值;自然界的平衡所蕴含的智慧;消除恐惧,尤其是对与死亡的恐惧;需要学习信任与宽恕;不要去评判别人,或终止他人的生命;直觉能力的积累和应用;以及,也许是最重要的,“我们是永生的”这不可动摇的概念。我们超越生和死,超越时间和空间;我们就是神,他们就是我们。 (查看原文)
    豆友1428328 2014-10-29 20:13:58
    —— 引自第153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