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的故事1》的原文摘录

  • 《罗马人的故事》1: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1、城市建设的选择,以及三个民族日后的命运: * 希腊是一个通商民族,因此他们又是海洋民族。——命运:在意大利南部,把城市建在沿海地区,虽然便于通商却忽略了敌人的存在的希腊人。 * 伊特鲁里亚人是一个以产业发展和通商为主的民族,更喜欢把城市建在微微隆起的小山上,现在依然完好的意大利中等城市锡耶纳、沃尔泰拉、佩鲁贾、丘西、奥尔维耶托等都是始于伊特鲁里亚人的城市。——命运:更愿意选择在防御上万无一失却因此容易阻碍发展的山陵的伊特鲁里亚人。 * 把城市建在防御不充分却因此可以向外发展的地段的罗马人。 2、罗马建国纪念日:公元前753年4月21日 这一年,罗慕路斯18岁。通过这位年轻人和追随他的3000名拉丁人的努力,罗马建立了国家。 3、三个民族再次对比: * 向宗教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犹太人 * 向哲学需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希腊人 * 向法律寻求纠正人类准则的是罗马人 4、巧妙利用国王欺负民女丑闻推翻王政的最大功臣,布鲁特斯,开启了延续了日后500年的共和制罗马——改革的领导者往往来自旧的势力,而非新兴势力。 5、希腊:克里斯提尼改革——世界史上第一个由普通市民直接参与国政的政体诞生了。 6、没有任何比同化被征服者的做法更能使罗马强大了。 7、让民主政体发挥作用的,并不一定是民主主义者。 一个无作为的领袖有可能遭到离弃,却不会下台。但是伯利克里不是一个无作为的领袖。在希腊历史上,在民主政体下,能够连续30年大权在握的人,他是仅有的一个。也许正因为他不是民主主义者,所以他才能更好地利用民主政体吧。 8、凯尔特人的入侵 * 公元前390年7月18日,罗马军队在台伯河上被凯尔特人痛打,弃城而逃。 * 7个月后,凯尔特人毁罗马于一旦,拿着300公斤的尽快,离开了。 * 拉丁同盟夭折,甚至试图乘... (查看原文)
    夏一慕 2赞 2013-12-07 16:43:04
    —— 引自章节:全书
  • 同化战败者是罗马强大的最主要因素。 罗马的宗教思考模式。因为罗马人对宗教并不狂热,因此没有排他与封闭的问题,更不会将异教徒视为异端,即使发生战争也不会是宗教之战。 而在缺乏道德规范型的宗教的情况下,如果想要抑制兽性,维持个人及国家的正常运作,一定要有一个自我规范的组织。对罗马人来说,绝对父权制的家庭与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的法律就是这样的规范组织。 犹太人由宗教匡正人类的行为;希腊人选择以哲学来做规范;罗马人则用法律约束人民。 塞尔维斯最大的成就,算是军制改革,或者说是税制改革,选举制度的改革。 国民的义务是纳税,然后是保护国家。因为服义务,所以又公民的身份;因为是公民,所以又公民权。公民的权利也就是投票权。换句话说,军制等于税制,同时也等于选举制。 从前的罗马法都是不成文法,通晓者仅限于领导阶级,于是不满的民众要求法律成文化,法律一旦文字化后,任何人都能读得懂。而民众权利的获得,往往就是从要求法律成文化开始。 梭伦改革:(财产政治)依照调查显示的不动产多寡来决定权利的比例。因此,参与国政的权利不再受出身阶级的限制。 在没有陶片流放制度的罗马,检举是排挤政敌最常用的方法。 取得权力后,就必须洞察时代潮流,建立适当的权力。如果潮流在民众,他就要成为民众派的领导;如果民主政治遇到阻碍,他就必须是寡头政治的领导。权力对他们而言,不是目的,而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所谓[寡头政治]并不是民主政治,而是多头马车的体制,它的缺点就是在紧要关头时无法快速做出适当的决定,而独裁者[dictator]制度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点,同事也算是共和罗马的危机处理系统。马基维利曾说:想要维持一个整体,就要有勇气在必要时反对他。如果忽略了这点,就会使政体瓦解。而独裁者即使为了因应共和政治的不足所产生的官职。 阿庇亚大道的铺设者不仅只是建造罗马的道路,连道路的下水道也都加以规划。但无论是上下水道或道... (查看原文)
    danwithdan 2赞 2012-11-30 10:49:54
    —— 引自章节:n/a
  • 护民官享有人身不可侵犯的特别权利。这一权利连执政官都不享受 (查看原文)
    moqq 3回复 1赞 2012-06-18 23:30:41
    —— 引自第162页
  • 塞尔维乌斯在阿文庭山丘上建了一座神殿,供奉狩猎女神黛安娜。这位女神是以畜牧业为职业的周边部族的保护神。在罗马市内建这样一座气派的神殿用来供奉女神,意味着只要敬畏这位女神,不管是不是罗马市民,都可以来这里祭拜。当然,参拜神殿不能携带武器,这是惯例。 国王塞尔维乌斯一方面建起了拒人千里之外的城墙,另一方面又建起了神殿,欢迎人们前来祭拜,实在是用心独到。 作为一个国民,他所承担的义务一是缴纳税金,二是保家卫国。在古代,很多国家都以服兵役的形式来抵直接税,罗马如此,希腊也一样。只有做到这一点,他才是独立的市民。作为独立的市民,自然会有相应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就是投票权。所以军队制等于税制,也等于选举制,这一等式成立,并且天衣无缝。 (查看原文)
    莱布尼糍 1赞 2012-12-17 21:26:47
    —— 引自第55页
  • 如果你仅仅因为国王的集权统治而否定王政时代的罗马,我认为你没有正确理解历史。一个国家共同体,在最初阶段,应该说更适用于中央集权制。因为当一个社会组织尚处于幼小期时,如果不加以呵护,难免会中途夭折。所以,在这种时候,由一个人作决策,由一个人坐镇指挥显然有效得多。 改革的领导者往往来自旧的势力,而非新兴势力。 (查看原文)
    莱布尼糍 1赞 2012-12-17 21:28:04
    —— 引自第62页
  • 实际上,独裁政权的优劣完全取决于独裁者个人的才能与性格。 (查看原文)
    任平生 1赞 2013-04-16 10:45:29
    —— 引自第90页
  • 城邦国家雅典终于在公元6世纪末实现了名副其实的民主政体。 市民可以将自己希望放逐的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在市民大会上进行投票。每年只要过半数(又一种说法是只要够6000块陶片),就有权把市民认为其权威和权力将会威胁到雅典的市民逐出国外十年。 但是放逐不会损害该市民的名誉,即使遭到陶片放逐,当事人也不会觉得羞愧。……过了10年,回到雅典,还有可能当选内阁。 (查看原文)
    任平生 1赞 2013-04-16 10:45:29
    —— 引自第90页
  • 说起来,希腊城邦社会的封闭程度确实出人意料。无论在雅典生活多少年,或生在雅典并在雅典终老,只要你是外国人,通向市民权的路永远都是封闭的。 (查看原文)
    任平生 1赞 2013-04-16 10:45:29
    —— 引自第90页
  • 在雅典,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会认为他爱好和平,我们认为他不具有市民的资格。——伯利克里 (查看原文)
    任平生 1赞 2013-04-16 12:29:29
    —— 引自第113页
  • 但是,有一种宿命总是与改革相伴。因改革而提升了实力的人们总是追求进一步的改革。 (查看原文)
    打酱油的小小酥 1赞 2013-06-03 10:14:41
    —— 引自第88页
  • ……“内阁”。该词源自“战略”一词,也叫“国家战略官”…… (查看原文)
    加肥的猫 1赞 2013-06-03 17:25:53
    —— 引自第91页
  • 就我本人而言,虽然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现在,却总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越是高唱自由,平等,博爱,现实就越是远离自由,平等,博爱?历史显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高唱并热衷追求这一理念的民族没有能够实现它:而选择了相反生活方式的民族尽管并不彻底,却实现了这一理念。我甚至认为,20世纪末的纷乱之象是不是源自法国大革命理念的自我毒害状态。 (查看原文)
    暴力猪蓝蓝 1赞 2013-06-11 20:52:54
    —— 引自第215页
  • 刚刚诞生的罗马之所以能在伊特鲁里亚和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两大势力之间生存,不是因为伊特鲁里亚人和希腊人尊重罗马的独立,而是因为当时的罗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他们试图把它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圈中 (查看原文)
    憨憨 1赞 2014-07-13 17:54:14
    —— 引自第27页
  • 对于既不会制作商品也不会购买商品的人,从一开始就不会引起那些带着商品到处行走的商人的注意。只懂得农业和畜牧业的罗马人,既没有资金购买由雅典工匠精心制作的、漂亮的壶,也没有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伊特鲁里亚生产的、精巧的金属器具。这使得商人们的眼里完全看不到他们的存在。再加上罗马所处之地既不靠海又不适合防御,无论对希腊还是伊特鲁里亚人来说都是缺乏扎根于此的吸引力的。 (查看原文)
    憨憨 1赞 2014-07-13 17:54:14
    —— 引自第27页
  • 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想法不同,终究左右了这三个民族以后的命运: 更愿意选择在防御上万无一失却因此容易阻碍发展的山陵的伊特鲁里亚人; 把城市建在防御不充分却因此可以向外发展的地段的罗马人; 在意大利南部,把城市建在沿海地区,虽然便于通商却忽略了敌人的存在的希腊人。 对于在工学院学习城市工程学专业的人,我强烈建议他们首先要学好哲学和历史等社会学。因为一个城市建在何处也许可以决定这座城市的居民的将来。 (查看原文)
    maotou 2019-11-19 09:06:38
    —— 引自章节:公元前八世纪的意大利
  • 神话传说的价值并非在于它们的可信度有多高,而是在于有多少人经过多么漫长的岁月依然对其深信不疑。 (查看原文)
    maotou 2019-11-19 09:06:38
    —— 引自章节:建国之王罗穆卢斯
  • 历史学家李维在《罗马史》中关于努马的功绩是这样描述的: 就任王位后的努马,试图对依靠武力和战争打下建国基础的罗马进行立法和习俗的改革。 这里所谓的立法,不是要制定全新的法律,而是要建立秩序,要让当时喜欢逞强好胜的罗马人懂得做人的礼法。在了解自身力量的局限性的同时,让他们懂得要对超越自身极限心存敬畏。 (查看原文)
    maotou 2019-11-19 09:06:38
    —— 引自章节:第二代国王努马
  • 在任何一个时代里,位高权重的人总是最清醒的。 (查看原文)
    maotou 2019-11-19 09:06:38
    —— 引自章节:第二代国王努马
  • 一神教和多神教的区别不只在于纯粹的神的数量,还在于是否认同他人信奉的神。认可他人的神,意味着认可他人的存在。尽管现在距离努马时代已经过去了2700年,但是我们依然没有从一神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查看原文)
    maotou 2019-11-19 09:06:38
    —— 引自章节:第二代国王努马
  • 向宗教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犹太人。 向哲学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希腊人。 向法律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罗马人。 就在这一点上,这三个民族的特点可见一斑。 (查看原文)
    maotou 2019-11-19 09:06:38
    —— 引自章节:第二代国王努马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