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页
サンリ熊HIKARI (生无逢李全林难也遇王书祥)
在读 中国伊朗编
《本草纲目》(卷33,第4页)把蘡薁列在另外一项,李时珍注解说这词的意义未详。在我看来,目前我们只好勉强接受这个意见。他又举出从《毛诗》和《广雅》所引的“燕薁”和“婴舌”作为“蘡薁”的别名,而“野葡萄”是俗名(还有“藤名”或“木龙”也都是俗名)。 引自 葡萄树 《本草纲目》卷三十三·果之五(类九种):蘡薁,音婴郁。(《纲目》)原附葡萄下,今分出。燕(《毛诗》)、龙。时珍曰:名义未详。
《太平御览》果部十一·燕薁:音郁 《毛詩·豳·七月》曰:六月食郁及薁。薁,蘡薁也。《毛詩題綱》曰:葛藟,一名燕薁藤……《廣雅》曰:燕薁,蘡舌也。
本草纲目中未见劳费尔所言李时珍“他又举出……”句,不知为何引为李时珍所言。
《类书籍成》附录·野葡萄:野葡萄,一名燕薁,一名蘡薁,〈《说文》云:薁,樱也。《广雅》云:燕薁,樱薁也。〉一名婴舌,一名山葡萄。藤名木龙,〈按,《诗疏》谓之车[革英]藤。〉
7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