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一个人而言,没有意义的一生,也毫无动物自然的尊严;我们不能只是吃、睡、狩猎和繁殖,我们是追求意义的生物。西方世界摒弃了宗教,但没有消除我们的宗教冲动;我们似乎需要某种更崇高的目标、某种生活的目的—仅仅有钱有闲和社会进步是不够的
-苦难是她的铠甲。渐渐地,那成了她的皮肤。于是她无法脱下。她没有止痛药,在痛苦中死去。
-有意识地选择生命与生活方式,而不只是因应自然和机遇的偶然性将生命视作自然赋予动物的礼物,有心理上的益处。“第二次出生”通过唤起自省与意义,从而保护了灵魂。
-整个过程很容易变为另一种机械式的学习,其中根本没有选择,无论多么愚笨的回答都胜过诚实的质疑。不过它的动机仍然是好的。
-如果想要拯救灵魂—谁不想呢—那么帐篷似乎是最佳的临时建筑。它暗喻着我们这无常的人生:了无根基,轻易消逝。它是风雨中的浪漫故事。风吹过时,帐篷故胀着飘动,这里有谁感到迷失与孤独?答案是—我们所有人。
-在帐篷里,你会感受到与他人的共鸣,即使你并不认识他们。在帐篷里共处就是一种纽带,你看到微笑的脸庞,闻到煮汤的想起,身旁的人询问你的名字,接着你很可能得到拯救。耶稣的气息是美好的。
-帐篷就像战争对人对意义。不是真正的生活,而是可以摆脱日常规则的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忘记账单与烦恼。你们有共同的目标
-温特森太太性格里没有抚慰人心的成分。向她寻求安慰,绝对得不到回应。我从没问她是否爱我。在她还能够爱的日子里,她爱过我。我由衷相信这是她能力之至了。
-如果在你还小的时候,爱不可靠,你就会以为爱的本质—它的特征—就是不可靠。儿女在长大以前不会挑父母的不是。起初,你得到的爱就是确定的。
-没错,在与人类的关系中,上帝改变形态,也有所改进,但温特森太太不是个爱交流的人;她不喜欢人类,她从未真正改变或者改进。她总是击垮我,再做个蛋糕,与我重归于好,常常将我锁在外面的隔天晚上,带我去炸鱼薯条店,我们坐在长凳上吃包在纸里的炸鱼薯条,看着人来人往。
-我一生中大多时候多行为也差不多是如此模式,因为这是我学到的爱。
-爱是鲜明的。我从不要苍白的那一种。爱是用尽全力。我不要稀释的那一种。我从不躲避爱的巨大,但我浑然不知爱可以像太阳一般可靠。日常生气的爱
-我有时会去她的小屋,但我不曾思量她所做的事。直到后来,很久以后,我设法重新学习爱,才开始回想那种单纯的持续性及其意义。加入我有孩子,可能会更早理解,但也可能会用自己被伤害的方式去伤害我的小孩。
学习爱永远不迟
但它令人害怕。
-温特森太太是末世主义者。她相信末世,并为之排演。我们在家中的情绪状态总是濒临边缘。事情通常是最终裁决。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