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僔和尚与敦煌第一窟
- 2020-11-15 01:40:58
关于莫高窟的初创,唐代圣历元年(698)的《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又称《圣历碑》)有比较清晰的记载。此碑文大意说,东晋十六国前秦政权的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一位名叫乐僔的僧人,从中原远游到敦煌。 因为天色已晚,旅途劳顿,乐僔和尚打算就地歇脚过夜。正当他掸去僧袍上的尘土,准备躺下休息的时候,不经意地抬头向三危山的方向望了一眼。这一望,他立刻被眼前的景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那对面的三危山上,金光万道,璀璨光明,仿佛有千佛化现,乐僔被这庄严的佛光盛景惊呆了。 他想,这不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西方极乐世界吗?他深信这个地方是非常神圣的,是佛给自己降下旨意,自己应该在此坐禅修行。于是他发心在此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在洞窟中禅修。乐僔之后又来了一个叫法良的高僧,莫高窟的营建就从这两个人开始,此后连续十个世纪,从未间断建窟、塑像、绘画的佛事活动。这些虔诚的僧人委身于逼仄的洞窟中,依靠苦修与冥想,在一片荒芜中试图证得终极意义上的解脱,以达到不生不死的永恒之境。那我们今人是怎么知道的呢?就是因为有上面提到过的《圣历碑》,据碑文记载: 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龛侧,更即营造。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复有刺史建平公、东阳王等,各修一大窟。 …… 爰自秦建元之日,迄大周圣历之辰,乐僔、法良发其宗,建平、东阳弘其迹;推甲子四百他岁,计窟一千余龛;今见置僧徒,即为崇教寺也。 多年之后,僧侣、画师、商贾云集敦煌,从皇族宗亲、世家显贵到移民敦煌的普通百姓频繁开窟,历经千年营造,从无到有,从不毛之地成为万佛之国。一切在世人看来最艰难的所在,一切人迹罕至的地方,其实是命运对于意志达成最彻底的考验之处。一切在世人看来最不可能有生之意义的地方,恰恰可以唤起生命极大的力量和信念,并且创化出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奇迹。 引自 第四章 千年莫高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