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 《词论》 | 在强调词体独立性,确立独特审美与文学属性之外,也表达了自我定位
《词论》谈论了她对这一韵语文体的看法、简明的词史发展脉络,以及对北宋重要词家的逐一批评。 人们通常不这么看待易安居士的《词论》,它被简单地理解成对当代词家指手画脚的狂妄言论,或被当作李清照强烈而独立的个性写照(尤其是在女性主义学者眼中),因为她不惜批评当时广受好评的多文人。这篇《词论》还透露出李清照的自信,她对词体风格有着独到见解,并决心将严苛的标准付诸实践。上述理解各有千秋,但我想在此提出另一种解释:在我看来,这篇《词论》是一位颇有抱负的女词人在面对质疑时展开的深入思索。词人当然希望传达她对近来主流词家的看法,但她本人并非纯粹的词评家,罕见的创作才华实则与她的词论批评互为补充。《词论》曲折地表达了作者身为女子的尴尬处境,但她仍希望自己在词体创作中与男词人一较高下。我们在上文已多处提及针对李清照的言论,尽管易安词备受瞩目,但这并未消解精英文人对女作家的敌意,实际上,精英文人将易安词的流行归因于词意的肤浅。 当她写下《词论》时,李清照对抗的是当时的整个观念世界,她尝试摸索出另一种价值观,难怪她的措辞那么微妙而独到。 引自 《词论》 李清照的《词论》坦然接受“词是卑俗文体”这一观念,对此不加反驳,这在文中有多次表达。首先,易安将词定义为“郑卫之声”、“流靡之音”,这类措辞常含贬义,并暗示了词是华靡淫荡的卑俗文体;但在李清照的笔下,“靡靡之音”被接受认可,仅仅作为词体文学的客观定义,她并没有抗拒这一措辞的负面效应。接着,在她对五代词的评说中,词同样是相对于其他崇高文体的低俗文类。她注意到,在群雄割据战火绵延的乱世,尽管伟大传统业已没落,但文雅之词却流传了下来。词乐与斯文在此两相对峙,李清照明确将二者区分开来:斯文没落的时代词体创作却繁盛不衰。词尽管被认为是“亡国之音”,但作者同时强调了其别样的美。 此处即可看出李清照与同时代其他词评家的绝大不同:别人会试图改变词体文学的卑微地位,他们认为这是对词的误解,并努力将之纳人文学正统。 李清照的《词论》接下来又将词体文学独立出来,但这次不是将词与斯文对立,而是词与学的分离。易安随之将焦点从唐五代时期转向当代词人,她对柳永的评价相当传统,接着对若干词人的评价也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他们只是词史上的小人物。但轮到晏殊、欧阳修和苏轼时,情况就不同了,他们是当代士大夫领袖,身兼文人、学者与官员身份,李清照借此大显身手,在评价他们的词作时提出大胆的创见。易安称赞他们“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大海”喻其学识与诗文,“水”自然是指“小歌词”,但这里却引入了一个悖论:尽管这些名土的学识远远胜过了填词的成就,可他们在创作“小歌词”方面并不人流,他们尝试填词,写出来的却是“句读不葺之诗”。李清照在下文接着阐述词体的韵律特征,随后又回到对名人学者的类似批评。这次的批评对象是王安石和曾巩,他们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善于摹写西汉文章,后者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道学之文的典范。然而,李清照竟打断了对崇高文体的赞美,并对此付之一笑——当曾、王这样的大学者“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词与学的矛盾在此更加凸显,似乎博学与古文造诣恰恰成了填词的障碍,写得一手西汉文章的大学者却不懂得如何作小歌词,假使他贸然一试,也只能惹人发笑。对李清照而言,词体文学与其他文学成就毫无瓜葛,因此她总结说: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引自 《词论》 在易安看来,尽管“男子作音”之词相当常见,但男词人从未真正化身为女子,他们试图表现一位高贵女子的心声,却又无从落笔,结果不尽如人意。而李清照自己就是名门秀,这点无需伪装。易安《词论》已隐约传达出词体的“性别”(gender)内涵及刚柔风格的对峙,在此无需过度阐释说李清照把填词视为女子的专长、试图把该文体划定为女性专属的文学体裁。李清照在《词论》中的确时不时地暗示:身为女子的她在词体创作中较男性占有优势。 引自 《词论》 显而易见,李八郎平凡外表下的惊人才华对李清照意义重大,正是她在《词论》中质疑了当时顶尖词人的成就,并冷峻地指出其作品的缺陷。故事的人物性别在此别有寓意:当时的歌者多为女伶,但也不尽然,才华出众的男艺人也可能存在,只是非常罕见稀奇;相应地,身为女词人的李清照却是男性文学世界的闯人者。这么看来,易安以此开篇再合适不过:一位生不逢时、处于性别劣势的天才远远胜过那些时运亨通、占据性别优势的名人。但李清照不能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开篇,这样的表达过于直接,况且词史上根本没有类似事例可循;相反,她讲述了一位男歌伶胜过其他歌女的故事,并让读者自己揣摩其意。但故事内涵还是很清楚的:一位不为世俗所容纳的天才尽管备受质疑,但仍能凭其才华消除世人对外表与性别的偏见,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展才华的良机。 引自 《词论》
182人阅读
🍟郭姗澈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9页 | 双标狗,哪哪儿都有
王灼贬低李清照的理由是品行无端,在他观念中她已然是个放荡女子,而易安词正可与她的道德败...
-
第50页 | 李清照 | 皆知易安婉约,工于凄凄惨惨之词;未见其气性阳刚,也擅借史喻今针砭时弊之诗
李清照在当时并不从属于某个女性文人团体,而是以女作家身份独自面对世人的质疑与指责。不难...
-
第58页 | 《词论》 | 在强调词体独立性,确立独特审美与文学属性之外,也表达了自我定位
-
第78页 | 李清照 | 伪作附庸,不可避免,系模仿与体裁缘故
首先,李清照很早就以词名世,易安词远比她的诗文有名。人们记住了她的词,宋人名日“易安体...
-
第85页 | 词体文学存在基于性别的自传体解读→男性文化修养自信+读者窥视欲+女性才华被肯定从而打破从属恭敬形象→女性词就是自传体,男性词写作者和对象可分离
词体文学的自传体阅读习惯并不仅仅适用于李清照或其他女词人,读者也如此欣赏男词人的作品,...
> 查看全部2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