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生活》第四节《和睦与正义》
绪论
社会的稳定与幸福只有在和睦的基础上才能得以保障。《塔木德》中关于这方面的格言数不胜数。例如:“世界因三件事得以保存:诚实、公断以及和睦;如经文所说,在城门口按至理判断(《撒迦利亚书》8:16)。”( Aboth 1:18)“《圣经》说,‘不可为死人用刀刮身’(《申命记》14:1)——这就是说,不可分党结派,你们大家都是一体。”( Sifre ad loc 94a)“《圣经》说,‘耶和华却要做你永远的光’(《以赛亚书》60:19)——如果你们大家都成为了一体;如经文所说,(你们)今日全都存活(《申命记》4:4)。全世界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一捆芦苇捆在一起,任何人都折不断,如果一根根分开,连孩子都能折断。”( Tanchuma Nitzabim1)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和睦等于一切
失去了和睦就不会有繁荣和幸福。“《圣经》说,‘叫地生出土产’(《利未记》26:4)——免得你们说:看哪,吃喝都有了(我们还图求别的什么呢?)。但如果没有和睦,则一无所有,所以《圣经》接着说,‘我要赐平安在地上’(同上,6)。这是说和睦的价值等于一切。”( Sifra ad loc.)“和睦是美好的,因为祝福辞是以祈求和睦结尾的。同样,祭司的祝福词也是以‘赐你平安’(《民数记》6:26)结尾的,这是教导人们,祝福如果没有平安和睦为伴是徒劳无益的。”(《大民数记》11:7)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使人和睦
调停和事的人深受赞扬。人可以今世享其果实、来世留其根本的美德之一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和睦”(Peah. 1:1)。下面这则传说十分美丽动人:“有位拉比站在集市上,这时以利亚出现了。拉比问他,‘集市上有没有可以享受来世的人?’以利亚说没有。这时来了两个人。以利亚说,‘这两人在来世有份。’拉比问他们,‘你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回答说,‘我们是逗人高兴的人,当我们看到人们郁郁寡欢时,我们让他们快活起来;当我们看到两人争吵时,我们为其调解,使其和睦。’”(Taan. 22a)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注:“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马太福音》5:9)
和睦的价值
另一位著名的调停人是拉比迈尔,有这样一则关于他的故事:“他曾于每个安息日前夜都在犹太圣堂内宣讲,听众中有一位妇女。一次,他延长了宣讲的时间,当这位妇女听完后到家时,她发现灯已经灭了。她的丈夫要她讲清楚去什么地方了,她告诉他说她去听演讲了。她丈夫起誓决不让她进屋直到她把唾沫吐在拉比的脸上。在圣灵的帮助下,拉比迈尔知道了这一切,于是他假装眼睛疼痛,并且说,‘不管哪位女人能用符咒①治眼疼,让她来给我治一治。’那位妇女的邻居对她说‘这是你能重新回到家中的机会。你要假装能治好他的病,去把唾沫吐到他的眼上。’她于是去了,拉比问她,‘你会用咒治眼睛吗?’出于对他的尊重,她说不会;但是他却让她对着他的眼睛(不用咒)唾七次,这样他就会好转。她做完之后,拉比对她说,‘回家告诉你的丈夫,他让你吐一次,而你却吐了七次。’他的门徒们喊道,‘难道《托拉》能被如此地轻贱吗!假如她告诉我们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就会把她丈夫带来用皮带抽他,直到他与妻子和解。’拉比回答说,‘难道我迈尔的名誉不应该像我的创造者的名誉一样吗?如果为了夫妻和的目的《圣经》都允许把用圣洁写成的神的名字在水中抹掉(见《民数记》5:23),那么,我迈尔不更应该如此吗?’”(p. Sot. 16d) ①念咒通常包括使用唾液。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注:参《约翰福音》9:6。
争吵的后果
争吵会造成不良后果这一点被描述得很有分量。“争端犹如漏洞,漏洞愈大,水流愈涌。争端犹如桥板,存在得越长久,便越牢固。”(Sanh. 7a)一则谚语说:“发怒毁掉房产。”(同上,102b)“有三种人其生活几乎不算生活:有(过敏)同情心的人、易怒的人和忧郁的人。”(Pes. 113b)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力避争吵
力避争吵受到高度的赞扬。另一则谚语说:“听见(污辱)并对其置之不理的人才是幸福的,万恶绕其身而过。”(Sanh. 7a)“两人争吵时,先行沉默的人值得赞扬。”(Kid. 71b)“脾气有四种:一种人易怒也易息怒,这种人的失在其得中不见了;一种人发怒难平息也难,这种人的得在其失中不见了;发怒难平息易的是圣人;发怒易平息难的是恶人。”( Aboth 5:14)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正义无上
在正义远远胜过圣殿里的献祭这样的教海中,正义无上的重要性得到了反复的强调。“祭品只是在圣所内奉献的,而公理和正义却既适用于圣所内,也适用于圣所外。祭品只能为过失犯罪的人赎罪,而公理和正义却还能为故意犯罪的人赎罪。祭品只能由人类奉献,而人类和上天的生灵却必须都要履行公理和正义。祭品只须在今世奉献,而公理和正义在今世和来世都必须要奉献。神圣的上帝声言,比起圣殿来我更喜欢你们所遵行的公理和正义。”(《大申命记》5:3)世界立于什么之上?这一问题的回答之一是:“立于称为义的柱子之上①,如《圣经》所说,‘义人是世界的根基’(《箴言》10:25)。”(Chag. 12b) ①指上帝的正义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正义与统治
拉比们对待正义在国家治理中的态度在下面这则传说中出色地反映了出来:“马其顿的亚山大去拜访卡兹亚( Katzya)①国王。这位国王向他展示了丰富的金银。亚历山大对他说,‘我不需要你的金银。我来此的唯一目的是要看一看你们的习俗,看你们是如何行事和如何实施正义的。’在他们的谈话过程中,来了一个人把他与其同伴的一柱讼案呈到了国王面前。其原由是:这个人买了其同伴的一块地皮连同地里的一堆废物,结果在废物中发现了一包钱币。买方争辩说,‘我买下了废物,但并未买下其中埋藏的财宝。’而卖方则坚持说,‘我卖掉了废物,也就卖掉了其中包含的一切。’在他们争论时,国王问其中的一个,‘你有儿子吗?’他回答说‘有’,他又问另个,‘你有女儿吗?’那人也说‘有’。于是国王的裁决是:‘让他们结婚,把财宝给予他们。’亚历山大笑了起来,卡兹亚问他,‘你笑什么?我裁断的不好吗?假设你遇到这样的案子,你会如何处理呢?’他回答说,‘我会处死他俩并没收财宝。’卡兹亚于是问他,‘你就那么爱金子吗?’而后设宴款待了他。宴席上摆的全是金做的肉片和金做的家禽。亚历山大高声说,‘我不吃金子。’而国王则反驳说,‘诅咒你!既然不吃金子,你为何如此喜欢金子?’然后,他又继续问,‘贵国的太阳也明亮吗?’‘当然。’‘贵国也下雨吗?’‘当然。’‘贵国也有小牛吗?’‘当然。’国王于是 说,‘诅咒你!你只是因这些动物的价值才活着。’”(p. B. M. 8c) ①他曾在神秘的“暗山”(dark mountain)后面统治过一个国家。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司法者的责任
所以,正义的执行者负有重要的责任,因为整个社会的命运就系在他们身上。“法官应时刻想着利剑对着心窝,地狱就在脚下。”(Sanh. 7a)“何以知道三人坐下行审判时,神与他们同在?经文上说,‘神在诸法官中行审判’(《诗篇》82:1——新译)。”(Ber. 6a)“以公正执法的法官使神光临以色列,如经文所说,‘神在诸法官中行审判’。不以公正执法的法官使神离弃以色列,如《圣经》所说,‘耶和华说:因为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我现在要(升)起来’(同上,12:5)。”(Sanh. 7a) 引自 四、和睦与正义
44人阅读
𝓵𝓾𝓬𝓲𝓊𝓈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社会生活》第二节《劳动》
绪论 工作是人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谋生,同时也是为保障社会秩序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
-
第六章《社会生活》第三节《雇主和雇工》
绪论 雇主与雇工之间的关系在《塔木德》中有严格的界定,各自的责任也规划分明。这被视为双方...
-
第六章《社会生活》第四节《和睦与正义》
-
第七章《道德生活》第一节《效法上帝》
绪论 《托拉》是全部《塔木德》教义的基础,从《托拉》的理论中注定会得出合乎道德的生活必须...
-
第七章《道德生活》第二节《博爱》
绪论 关于律令“要爱人如己”(《利未记》19:18),拉比阿基巴说,它是“《托拉》的基本原则...
> 查看全部2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