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法国电影新浪潮
《法国电影 从诞生到现在》5.法国电影新浪潮 50年代,电影制作的各个领域受日渐增长的“作者策略”理论潮流影响。 导演们无可争议的权威,场面调度 摄影 剧本 电影主题 艺术主题选材。 这一潮流预示着新的电影风格即将到来 1958年新浪潮爆发 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中期,对电影不景气状态的一种反弹 创新时代,世界电影史上的丰碑 催生了电影的多样化意识 内容和形式上焕然一新 传统以“品质传统派”为本,鲜见真正艺术家的工作 传统观念对新浪潮运动大肆讨伐 利用电影叙事上的革新,从传统好莱坞式的叙事方式中彻底摆脱出来,推出声音和图像的集群效应。 预付款制度,独特的政府电影产业资助计划 60年代初,该计划已经资助了众多新晋导演的故事片拍摄 这一特别的财政拨款是由文化部提供的,帮助对象除了电影导演,还包括整个欧盟的制片人和编剧。 60年代,众多新的演艺天才→阿兰德龙,碧姬芭铎,艾梅,让娜莫罗 【1958年事件前后的法国】 60年代法国,新旧体制冲突不断 60年代风起云涌,国内到处是殖民主义对立,社会政治分歧严重,一连串低效率的联合政府 戴高乐创造了一个时代,后来史家称为“戴高乐的黄金年代” 阿尔及利亚独立,从此结束了长达132年的法国统治。一场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势在必发,百万法国移民迅即被遣返回法。 从殖民问题中解脱出来后,法国的经济和财力稳健增长,在60年代成了核大国。 1968年,工人的不满成了全法国最主要的矛盾。 60年代,法国企业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化,导致了1968年5月的暴乱。 5月3日,巴黎各大学学生们发起了世纪大暴动。 后渗透到法国社会各界,工人农民纷纷起来响应,引发了全国大罢工。 整个学潮危机中,戴高乐显得无能为力。 50年代末60年代初,每天都有战争带来的恐怖,例如法国军队的虐囚行为,全国解放阵线的很多战俘都在法国监狱中被处死。 戈达尔是为数不多的强烈反对审查制度的电影人。《小兵》,虐囚镜头,禁映。 阿尔及利亚战争在法国人心理上留下很深的疤痕,整个60年代无药可医。 青年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反对战争,以失败告终。 60年代以新的价值观勃兴和激进的变革著称,与战前普遍的古典主义形成对比。 法国知识分子在文化上保存了独特的品性,顶住了美国强大的竞争。 存在主义渐渐被雅克拉康 罗兰巴特 福柯等人领导的结构主义知识潮流取代。??? 50年代末兴起的潮流越来越强大,最终形成了法国电影业的劲敌。 法国电视广播局,跟美国的电视体制不一样,它力量强大,思想保守,1964年成立后由国家牢牢垄断着,甚至对媒体的全局施加影响。 【风格变换的符号:路易马勒】 很多老一辈的导演,尽管在票房上成功,但是在技巧方面毫无突破。奥当拉哈,克雷芒,克莱尔,克鲁佐,克里斯蒂安雅克,亨利维尼尔。 只有几个技巧高强的电影人,如布列松 雅克贝克 塔蒂,鹤立鸡群。 电影界期待着新一代演员 影评人一代导演,倾向于记录式的电影制作方法,建立一种隐含的毫不模糊的纯粹的电影叙事方法。 【梅尔维尔】独立电影制作先驱,新浪潮电影精神领袖之一。 外景拍摄理论 《赌徒鲍伯》将美国式的黑色影片与纪实虚构情节,通过无条件的现实主义融合在一起。 【库塔尔】法国历史上最具创新力的摄影师之一 【让鲁什】和梅尔维尔一起,直接影响了摄影师对手持摄影机的使用。鲁什首批使用这种新发明,轻便手持式摄影机。直接录音,在自然光下直接拍摄。 真实电影,①通过电影摄影媒体记录现实,避免传统纪录片式的新闻论调。②真实电影中的采访,看不到人为干涉的痕迹。 影像和声音同期记录 手持式电视摄像机 现实主义与人种学背景相结合的震撼效果 让鲁什的“直接电影”,出乎意料的影响了其他记录电影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英国的自由纪录片 “真实电影”把一种先锋体裁引入纪录片摄影手法,让鲁什《我是一个黑人》《夏日纪事》《美丽的五月》 【路易马勒】在50年代末的法国电影界保持一种非典型的个性化位置。 《情人们》毫不掩饰的性爱场景,对色情主题的冲动处置。
《法国电影》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继承了黑色影片的很多程式化轮廓,例如比利怀尔德1944年《双重保险》,加尼特1946《邮差总按两次铃》。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过渡期独一无二的寓言。反殖民化,现代化的勃兴。黑色电影可能成为一种城市西部片,潜藏着对神话的过去的怀念。 【《电影手册》与电影作者理论】 1951年,巴赞等人创办《电影手册》 阿斯特吕克“摄影机写作论” 推崇若干老派的电影导演,如约翰福特 希区柯克 霍华德霍克斯 奥逊威尔斯 弗里茨朗 尼古拉斯雷 比利怀尔德 维斯康蒂。 责备了好莱坞长久以来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情节花招。叙事方式必定简单直白。 【激发了新浪潮的导演】布列松,严格古典主义,《死囚越狱》。雅克塔蒂,荒诞喜剧,《我的舅舅》《于洛先生的假期》。雷诺阿《托尼》《在底层》《大幻影》《游戏规则》 1954年,特吕弗在《电影手册》上的文章《法国电影之必然趋势》,开创了历史。攻击了老一辈法国电影导演。反对僵化的制作体系 剧作家霸权 想象力枯竭 电影话语的剧院化 追求物质享受 依赖商业成功。 【电影作者】布列松,阿贝尔冈斯,让雷诺阿,让维果 巴赞认为,电影的基本元素,现在都要以电影“作者”,而不是编剧或文本作者等来衡量。基本的视觉成分如摄影机移动 照明 摄影,而不是传统的故事情节,传达着电影中的深刻内涵。 【左岸派】阿伦雷乃,瓦尔达,马克,阿兰罗伯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 知识分子出身,文学背景,左岸电影艺术家 忠于悠久的文学传统,小说家表现出对第七艺术的偏好。 视觉上的不连贯,时空上的间断,缺乏逻辑联系 新的剪辑概念,与传统的好莱坞线性叙事方式分道扬镳 与新浪潮偏爱的松散处理方法形成强烈反差。场面调度愈发复杂,导演作家,致力于把思维 记忆 忘却 想象过程和心理过程转换成电影媒介。 【新浪潮的崛起:夏布洛尔 特吕弗 雷乃 戈达尔 瓦尔达】 对好莱坞也产生了影响 新浪潮,1959-1965 新浪潮的现实主义手法,始终沉迷于把虚构拍出真实感来,直接的真实,不应该与4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混为一谈。后者没有内在的浪漫要素。 反对传统改编电影,法国品质传统派,倡导更自由的结构,创新的题材。 新浪潮导演说的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很少在银幕上介入政治和社会问题,远离政治。从现实背景开始,演变成纪录片 惊悚片 幻想片,发展出一种象征性的故事模式,不受章法和时空连贯性的限制。运用内心独白,强调第一人称视角,问而不答,不言自明,突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意味。 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强调自由意志的重要,社会弃儿 反英雄 独行侠,根据自己的直觉而不是社会分配的角色行事。对性行为直言不讳。现代浪漫主义,外景拍摄。 尽管从未被称作电影运动,新浪潮证明了艺术片也可以有成功的票房。 1959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四百击》,影评人奖戈达尔《筋疲力尽》 从时间上讲,可以把夏布洛尔 特吕弗 雷乃 戈达尔称作新浪潮第一批导演。 特吕弗迅速区别了电影中两种主要潮流,纪实片(卢米埃尔派),故事片(梅里爱派)。 【夏布洛尔】对怪异视觉的偏好,怪异的场景,对悲剧的嘲笑,与希区柯克的风格遥相呼应。 受到让雷诺阿 雅克贝克 让维果 刘别谦 希区柯克 奥逊威尔斯的影响 特吕弗 雷乃《广岛之恋》,戈达尔《筋疲力尽》,夏布洛尔《漂亮的赛尔日》《表兄弟》 【特吕弗】 《四百击》,特吕弗对电影的批判视角,半自传体影片,展示童年的困难和挫折。 充满诗意和戏剧性视角。 《射杀钢琴师》,特吕弗最具实验性的影片。不同的摄影方式——戈达尔的移动式手持摄影法,横扫型摄影法,丰富的外景拍摄,暗示对警匪片及黑色电影的自由联想,摒弃情节机制/明确的主题。 《祖与占》,导演上独创的新鲜感和整体上的流畅性。急速的摄影技巧,长镜头,流动的方式。 20世纪60年代新价值观间接认为,这部影片树立了女性主义和女性追求自由恋爱的银幕典范。事实上,影片在对爱情的可能性的思考上,基调比较严肃普遍。 《祖与占》暴露了女性在男性理解的完美爱情标准下,女性的自由是很有限的。 【阿伦雷乃】 《夜与雾》,高度个人化,突破性的风格和叙事结构 《广岛之恋》是对摄影语言的一次彻底革新,观众进入新的知性领域,情节按照抽象行动艺术形式编排。 除了超现实意象和强烈的象征主义之外,《广岛之恋》,非线性的脉络,内心独白,不断闪回 剪切 画外音。 与《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样,中心人物各自的过去之间发生冲突,时间与身份两个概念之间发生冲突,人类的回忆维度。 询问人类如何吸收消化一个事件的记忆与忘却。创新的技巧,爱情本身就有指涉,象征性,揭示了关于原子弹引起的恐慌及其短暂和永久性后果,复杂哲学话语。 幸存者的梦魇。 关于爱情与死亡的对白,存在主义 多层次的寓言,非线性的叙事技巧,并置剪辑技巧。 移动镜头的双重使用,评述式的画外音。 使用普鲁斯特式的手法,不自主的记忆概括破碎的过去。 大量快切,突然的特写,战争镜头与爱情场面交织,令人迷惑的长镜头。 根据时间 记忆和电影之眼想象的相互关系,创造一种新的电影语言。 拼图游戏,必须将一大堆零散的拼图组合起来,才能创造全图。 复杂蒙太奇 有悖情理的含混性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按照罗伯格里耶的说法,电影观众就像“新小说”的读者,必须从事实的形式而不是从其内容中找到事实真相。 60年代初出现的最精彩最具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要求观众在故事情节的破解中做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和贡献者,而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消费者。 史上最迷惑人和非典型的影片之一。 心灵偶像与壮观公园 无尽的厅堂 华丽镜头交织,抽象时间的延续,大饭店形象变得模糊,话语在漫长的走廊里深度回想。 影片中真实的主题就是想象,想象本身就是时间的变形。 对观众而言,更困难的是唤起梦境和接受不断翻新的现实。 心灵时空被创造出来容纳梦境和自动出现的记忆。 【戈达尔】 《筋疲力尽》在票房上大获全胜,马上成为前途无量的法国电影 对鲍嘉风格的友善影射,参差不齐的剪辑,整体上浪漫的影迷式拍片手法多变而冲动的台词,即兴创作,脆弱性 预感 背叛 死亡。 《筋疲力尽》与夏布洛尔的《漂亮的赛尔日》,特吕弗《四百击》,成为创新的标志 创新技巧方面的突破,手持式摄影 动荡的跳接 自然光 室外摄影 后期配音 即兴对白 松散的叙事结构 对美国惊悚片的借鉴。 社会边缘 艰难岁月中的心态 道德 政治 社会的无序,角色和群众演员常常直瞪着镜头 出色的剪辑,突破电影格式,跳切的大量使用,银幕上的影像不断跳跃 《筋疲力尽》,新浪潮最具创新的作品,介于对美国黑色电影的模仿和复制之间。向当代黑色影片导演 美国流行文化和当代艺术致敬。 【阿涅斯瓦尔达】 法国电影史上第一位独立完整地指导故事片的女导演 1962年,瓦尔达《五到七时的克莱奥》,大量的创新技巧,自发的 真实的 近乎纪实的风格,巴黎摩登生活新气息 标志性的新浪潮战术,博采众长,主观视角拍摄 开放性结局 解构了传统事件发生的顺序,通过一种媒体本身自我指称式的批判意识,形成了新的电影潮流。 【商业片的成功回归】 对“品质传统派”的审美反动 1965年新浪潮势头降温 法国观众兴趣再次回到了商业大制作 品质电影卷土重来,大预算 新技术手段 勒卢什《男欢女爱》,融入了新浪潮派发端的若干创新手法→摄影美学 摄影机自由移动 宏大视角 干预电影速度 流畅性 技术上左右逢源,融会贯通后形成个人风格 移动摄影,持续性手持摄影 华丽即兴创作手法 商业电影在60年代再度兴起 对文学改编的重视程度 《大小通吃》 品质派传统回归 60年代法国喜剧片《暗度陈仓》《虎口脱险》
尹咩君羊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3.敌占时期的法国电影
《法国电影 从诞生到现在》3.敌占时期的法国电影 纳粹占领时期出于寻欢作乐和内心逃避现实的...
-
4.战后时期
《法国电影 从诞生到现在》4.战后时期 战后时期被认为是法国电影的一个兴奋期,彩色电影和宽...
-
5.法国电影新浪潮
-
6.70年代的法国电影
《法国电影》6.70年代的法国电影 新浪潮的视觉高地和它给世界电影带来的启示,是现代电影制作...
-
7.80年代的电影
【待续】《法国电影》7.80年代的电影 【80年代的电影有三个特点】①独立电影→牟利性的商业电...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