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 第二篇
第04章 美国人是如何以自由制度对付个人主义的
35、专制制度下的恶,其实就是平等所助长的恶。专制和平等这两个东西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时,是极为有害的。平等让人们独立,让他们失去了结合起来的共同联系。专制则在人们之间筑起壁垒,将他们隔离开来。平等让人们变得只顾自己,而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专制则让人们把互不关心看作一种公德。
36、当公民全都参加治理国家的工作时,他们必然会走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有时甚至会放弃自己的观点。一旦人们都去参加公共事务,他们会发现自己无法像最初认为的那样可以离开他人而遗世独立,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他们自己就要时刻准备着帮助别人。
37、选举制度本身却能促使原本互不相识的大量公民长期地接近下去。自由制造个别的仇恨,专制却催生出普遍的冷漠。美国人用自由来抵制平等所造成的个人主义,并且战胜了它。
第06章 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38、身份越平等,个体的力量就越薄弱,人们也就越容易随大流,越难以坚持被多数人所反对的意见。
第07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39、在政治方面,人们彼此联合起来能够做大事,而那些在重大事情上因结社而带来的好处,又会通过实践让人们知道在小事上也应该互相协作。政治结社可以在同一时间把很多人拉到自己身边,让他们摆脱因年龄、思想、贫富所造成的隔离状态,进行相互往来和接触。只要他们相会过一次,就会想法子再次相会。
40、当公民们在一切事情上都能自由结社时,他们会最终发现结社是实现自己各种目的的通用方式,甚至是唯一方式。只要出现一种新的需求,人们就会立马想到结社,这样一来,结社的技巧就会成为一种基本常识。所有的公民都要学习它,而且都要在生活中应用它。
41、一个民族为了得到和长期持有这些珍贵的东西,就必须自愿地暂时给自己带上沉重的枷锁。
第08章 美国人是如何以“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同个人主义斗争的
42、在美国,没有人会谈论德行之美。他们只把德行看作一件实用的东西,并且每天都按着这个信念行事。美国也有道德家,但他们决不会劝别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崇高而去牺牲自己。但是他们却敢于宣称,这种牺牲的精神无论对于受益者还是牺牲者本人都是同样必要的。
第10章 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
43、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样的激情最受地位低下和家业不丰的制约,我会回答说是人们对物质享乐的追求。这种对物质享乐的激情,从本质上说是中产阶级的激情。它随着中产阶级的发展而发展,随中产阶级的强大而强大,并且随中产阶级获得优势而获得优势。这种激情源自中产阶级,然后向社会上层和一般老百姓扩散。
第11章 物质享受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特效
44、在民主制国家,对物质享乐的追求虽然是一种强烈而普遍的激情,却又是可控的。在民主时代,不会为了满足某个独夫的穷奢极欲,而修建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巧夺天工的花园,并由此耗尽天下的财富。人们所向往的,只是多置几亩良田,经营一个果园,建造一所住宅,让生活变得舒适和安康,尽量避免惹是生非,在不铺张浪费的原则下满足一些微小的需要。
第14章 美国人在生活中的融合性
45、当民主国家物质享乐的发展快于其文化和自由习惯发展时,就会出现一个让人们激动得无法自拔的时期,只要人们一看到新奇的物质享乐,就会想把它弄到手。由于人们一心一意梦想着发财,所以再不会理会那些把个人幸福和全体繁荣联系起来的纽带。你不用去剥夺他们已经享有的权利,因为他们会自动地把它交出来。
第15章 宗教信仰是如何时时使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受的
46、民主鼓励人们追求物质享受。这种追求如果过了头,就会让人们相信一切都只是物质;而唯物主义又会让人疯狂地追求物质享受,这便是民主国家很难摆脱的宿命循环。
第20章 实业为什么可能产生贵族制
47、随着民主制度的深入,那些专门经营工业的阶级便会日益贵族化。人和人之间一方面越来越相似,另一方面又越来越产生差距。最后,在大多数人中,不平等的现象虽然大大减少了,但是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却反而加剧了。
48、穷人很少有机会脱贫致富,而富人却可能随时变穷,或是在致富后而放弃商业。因此,贫穷阶级的成员几乎是固定的,而富裕阶级的成员则极不稳定。老实说,如今虽然有富人,但未必有富人阶级,因为这些富人既没有共同的精神,也没有共同的目标,既没有一致的传统,也没有一致的愿望。因而,他们只能算是一伙人,而不能算是一个团体。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