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活法
一、这是一本“常识”性的书,其目的不在于介绍什么工具性的知识技能,也不在于让你领悟一个别出心裁的道理(“天底下的‘道理‘早就被无数人说完了。”——易仁永澄老师语)。它看起来像是心灵鸡汤——有点“老生常谈”,也有点“空而无用缺乏实操路径”。
如何读这种书?
必须结合自己,具体来说是结合“懂没懂”和“有没有产生触动”来读。只有这样才能将它与自己产生关联。
------------------------------------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最害怕的不是没有信息,而是人云亦云,把脑子绕糊涂了。那么问题来了:你最好特别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以自己的内心为锚点从书里去找那些“宝藏”。
易仁永澄老师提了看书前的三个“扪心自问”:
1. 你的生命中,现在正在探索和追寻的是什么?
2. 你所追寻的,对于你这个人来说,为什么这么重要?
3. 你希望从稻盛和夫的藏宝图中得到什么,对你来说是最有价值的呢?
(果然是目标管理专家啊……)
---------------------------------------------------
三、根据易仁永澄老师分享的记号标注法,第一遍快速阅读(先把内容加载进大脑里)做好三种分类,分别是:
1、懂了并且产生了触动的(意味着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2、没懂但是也有些触动的(意味着它是内心的方向,潜意识里受到了感召);
3、没懂也没触动的(大师的话是有道理的,没懂也没触动的,是目前自己的盲区,而不是“垃圾”)。
懂了但没触动的,可以略过不管。
没有纸质书,直接进行的网页阅读,所以不好做记号,直接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摘录,分别放在上述三个区间了。
下面是第一天的阅读笔记(进度大约38%):
1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