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活法》
今天读的是第1章, 一共27条条目大都基于稻盛先生的《活法》,讲了很多生活的态度理念,从浅入深,直到哲学这样的根基和底层的深入。
整体感觉是似乎都在说一些自己知道的道理,有的时候会觉得好像鸡汤呀。
以前不太看这些鸡汤的励志的文章,好像读起来都像是一些有用的废话,尤其是面对新员工去讲这些内容,从管理者的嘴里说出来,感觉就像一个要榨干员工、不停说教的资本家。
但是,现在年近不惑,经历过一些事情再看这本书,有一些地方很有触动,不由得好奇,如果再过10年,再来看不知道会不会更加有体会。
突然想起猫叔曾经分享过,手边要放一本励志的书,在低落的时候可以时时翻开书给自己打打气。
以前在没有体验的时候,「鸡汤」内容很难有一种触达感,可能只是看到了文字觉得都懂。
真正有用的道理其实都是简单的,只有体验过其中的滋味,才能体会出简单的背后厚重的人生哲理吧。
第一章最触动我的是关于喜欢和投入,就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对一件事可能一开始是觉得有兴趣、喜欢才会去做,当越来越投入并从中得到了成就感和乐趣,会更加的喜欢更加投入,就进入了一个正向循环;当因为做这件事情没预期的那么有乐趣、有成就感(也许是难度超过预期)而产生了负面的情绪,可能就会不断的在负面情绪里缠绕,越来越不喜欢,也不想再投入,没有成就感,更加的不喜欢,就进入了一个互相的恶性循环。
想到最近孩子在学习散打,其实也有一点类似的情况。有的时候他会面对实战感到恐惧,小朋友挥舞过来的拳头让他觉得害怕,他会觉得自己是不喜欢散打这个项目的,不想去上课;但是如果他某一节课表现的很好,当战胜了对手或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又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很积极的继续想去。对于工作,其实也是这样子,投入并从中找到价值意义和兴奋点,才能更加持续的投入,进入正向循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