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转行,先问问自己这4个转行关键问题,再做决定吧
最近在阅读黄有璨老师的新书《非线性成长》,里面提到了对转型有问题的小伙伴,预期做各种测评来评估自己是否可以转型,不如问问自己这4个问题。
问题1:在转行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到底是“技能”还是“认知”?
一个人从A行业转行进入B行业,往往会面临两类主要障碍——新技能的习得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新技能的习得,是比如你要从行政转成销售,那么销售技能,如何打陌生电话,如何拜访客户,这些都是你要学习的技能。
而思维方式和认知,打个比方,就是如果你和一位5年销售经验的销售员去推销一个东西,你可能是铺天盖地撒传单,到处找人问,而对方只要聚集一些大咖,就能找到更多的有效的客户资源,这就是思维方式和认知的不同。
针对两个障碍,对不同状态的人来说,要关注和解决的优先级事实上是很不一样的。
黄有璨老师在《非线性成长》中提出的建议是:
假如你的工作经验在2年以下,自身尚不具备某项过硬的业务技能(比如销售、文案、策划等都可以视作业务技能,而“过硬”的意思就是你能通过该技能带来显著的业务成果)的话,你应该重视“新技能的习得”大过“思维认知的升级”。
如果你已经有了好几年工作经验,具备某项非常过硬的业务技能,或者自己能够独立负责一项小业务,那也许你应该重视“思维认知的升级”大过“新技能的习得”。
问题2:你想要转行的目标切入点或岗位是否清晰?
60%的人都会被想要进入的行业有着夸大的期待。比如说大家都很向往自由职业,觉得不用上班,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不用做莫名其妙的社交。
实际上,自由职业者才是最需要自律的人。如果你想通过自由职业赚钱,达到财务自由,那么势必要对自己更加严格。正如稻盛和夫《成法》中提到的,只有极致投入工作,才能逆转人生。
我们只有在自由职业中100%投入,才能有可能会成功。
那么如何破除对想要转行的职业的莫名幻想呢?
很简单,去搜索资料,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我们可以通过古典老师提到的人事网书这四个方面来找。
比如说我想转型文案岗位,但我实际做的是客服岗位,那么我可以这么做去分析:
人:找到社群从事文案的人员,问问他们日常工作是什么样的,如果可以的话,跟随体验一天的文案生活。
事:从事中学,想要做文案岗位,我们可以先在网络上尝试写文案,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欢一篇文案改十几遍的工作。
网:可以在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上寻找文案类似岗位,看他们的招聘要求,自己目前缺少的是哪一些技能。
书:去多阅读相关书籍,比如看一些文案类的书籍,这些人是怎么写的,自己会不会写呢?
很多转型的人的障碍不是他们愿不愿意,而是他们根本对这个职业没有很明确的概念,不知道他要应聘的岗位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拨开云雾,才能看到职业真相。
问题3:围绕你想要提升的东西,你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当我们在问题1中找到了自己想要弥补的点之后,再来考虑问题3,针对技能习得和思维认知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
直接参考黄有璨老师的新书《非线性成长》中3个学习原则:
(1)如果业务技能还不扎实,直接进行大量“思维认知升级”的学习,很可能是没什么用的。就像当我们无法在“做到”上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和临界点之前,我们“知道”得越多,往往越痛苦。
(2)要解决“技能习得”的问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和训练,而不能仅仅看一堆东西。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看了《运营之光》100遍,却连一段文案都没练习写过,相信我,这本书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3)要解决“思维认知升级”的问题,关键可能在于你要进入一个高质量、高段位的圈子中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业务交流碰撞,而不是依靠“看书”“看干货”。
问题4:你对于“转行”是否拥有合理的心理预期?
隔行如隔山,当你要转型到一个全新的行业中,原有的行业技能如果无法迁移的话,就等于重新开始,就和感毕业的大学生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合理的预期。
(1)如果你已有非常过硬的业务技能,转行时不妨优先考虑那些能让你的核心能力有更大发挥空间的机会,这样转行更可能获得薪资增长空间。
(2)如你的业务技能还不够过硬,或者转行后过去擅长的技能完全没有用武之地,那么最好做好降薪的心理预期,这样会让你的心态更平稳。
(3)在很多行业内,人才的两极分化都是相当严重的,也就是:低端人才过多,但高端人才极度稀缺。类似在互联网这样的行业工作,你的职业发展每上一个台阶,薪资都会有可观的变化,最后无论你在产品、运营、营销、内容等任何一个领域成为Top10%的顶级选手,都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4)最好结合现实想清楚,你看重的是短期2~3年的收益,还是长期10~15年的收益。如果看重的是长期收益,那至少3年内都可以把短期收益的权重降得极低,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成长速度和空间。
以上就是《非线性成长》的转型读书笔记,期待大家有收获呀。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