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symphony*4 (我喜欢长卿君!)
读过 生育制度
世代是分别亲属的一种原则。把生者和被生者,也就是亲子,分成相衔接的两个世代。(还要包括姻亲关系)
世代划分之所以被采用到亲属体系里和社会继替有密切关联。继替——新陈代谢。
社会继替是发生在“退伍和入伍”交代上,生理固然是一方面,社会也有所规定。(这种退伍入伍充满植物性,继替作用都会发生植物的特征)
甲组: 曾 来 仍 (再生之意)
乙组: 高 祖 玄 昆 云 (距离的意思)
世代交替
一旦采取了亲属体系作为继替原则,世代交替的事实也就被掩盖住了。世代交替的事实在代代相承的亲属体系中仍可以运行无阻。如甲代退伍时并不必直接把财产和地位交给刚入社的丙代,可以由乙代收领。丙代另在乙代手上获得一部分财产和地位。 对于乙代可以说并无增损,他不过是甲丙两代交代的中间齿轮。可是这个办法却很可能引起乙丙两代的磨擦和冲突,这种磨擦和冲突就发生在亲子之间。 我们要知道乙代和丙代是同时在同一社会结构中从事工作的。当乙代接收甲代退伍时所遗下的财产和地位后,他的活动能力、经济收入、社会影响可以因之增加;可是他却要把一部分对于他生活尚有用处的财产和地位移交给丙代,他自不免会感觉到一种损失。其实在局外人看来,乙代本是甲代交代给丙代的齿轮,没有觉得吃亏的必要。可是正因为甲丙两代间的世代交替要用着乙代,使乙代发生了损失的感觉。这感觉可能使亲方在主观上发生自私的打算,而不愿,或不鼓励孩子们及时入社,造下了亲子间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社会用了种种方法去现固亲子感情,而另一方面却又造下一种情境,使做父母的感觉到子女的长成是对于他们社会地位的威胁。两者不能兼有,于是扶得东来西又倒,使亲子关系中包含着不少窘态。 甲丙两代世代交替要乙代来做媒介,结果至少可以使那些自私的乙代可以得到延迟丙代成年的机会。在我们自己社会中就可以见到含有这种作用的大家庭组织。 大家庭组织在原则上是在维持家长的权力。这份权力实在带有被家长占的性质,因为一个本来已经可以经营独立的小家庭单位,把家长把持下了一部分入社所需要的资源的资格,使他们不得不继续在附庸身份中过日子。 引自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所以其实本质上是为了延迟新分子入社时间,把世代交替改成代代相承的方式。
大家庭中发生的一些亲子冲突,对于世代交替的分析来说,可能是继替过程用了代代相承的原则,事实是因退伍和入伍年龄相差较大,继替作用已经成了世代交替的性质,两者矛盾引起亲子间心理上的情结。
而对比城乡间家庭不同,可能是因为复杂社会中子女成熟较晚,等一个人入社后(30岁),可能其父母60岁以上,即使孩子的入社的资格全都取之于父母,也不致使父母发生孩子有篡逆之感。(对比乡村很早结婚,在其子有孙子后,其父还正在壮年期。)在这类社会中,亲子间不易因继替作用而发生摩擦。问题性质和乡村传统的亲子关系不同,而变成亲子年龄相差太远,入社时期延迟太久,世代间一线相承的方式有了困难。
也许就是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成年太迟,使亲属体系逐渐不适应于作为社会继替的原则,于是社会继替不能不部分脱离亲属原则了。
symphony*4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章 社会性的断乳
家庭的暂时性 超机体——社会团体(只要有人接替)和寿命有限的有机体对立。 家庭作为社会组织...
-
第十一章 社会继替
文化是以社会力量来维持的生活方法。 维持社会的完整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足够数目的人口来实现...
-
第十二章 世代参差
-
第十三章 单系偏重
定义上说应该是双系抚养,但是有时候其实不然。现实中是对父亲方面亲属记得很广,对母亲方面...
-
十四章 以多继少
继替时不一定像理论中那么顺利,可能发生问题。 人口的控制 生育制度的功能是在维持社会结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