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
有人认为我们只需要发号施令,直接宣告欧洲经济即将发生的事情即可,换言之,我们仅以德国利益为出发点,片面地对待这些问题。私营企业有时遵循这种价值观,它们视野较窄,注意力囿于本领域,以此出发思考欧洲未来的经济结构问题。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实属谬论,因为归根结底,我们不可能在欧洲孤立独存,亦不可能经营一种我们一家独大而其余国家则彻底听命于我的经济。显而易见,我们要避免堕入两种极端的思维方式:一种是我们要吞并一切,将别人搜刮殆尽;而另一种则是我们万不可如此,我们什么也不要。 [44] 这种折中路线与经济帝国主义者采纳的发展方针大同小异,他们极富远见,一战前就有建设德国经济利益圈的想法,这个利益圈有时被称为“中欧”(Mitteleuropa)。经济规划者认为,要建成这样一个经济圈,他们必须创建影响力波及整个欧洲的卡特尔(cartels),在全欧洲范围内投资,展开一系列企业收购。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政府出面废除关税壁垒,人为操控货币金融。但从德国工业的角度看,实现新秩序的构想关键在于私营企业。新秩序旗帜下的欧洲经济整合倚靠的不是国家和政府的调控,而是欧洲市场经济的重组。 [45] 引自 第一节 战争命脉
5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