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真实的自己
作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直都被一个问题紧紧围绕: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从来到世界的第一天起,我们也不断地被周围的环境定义着。我们是父母的小孩,是学校的学生,是公司的员工,是别人的父亲母亲…… 总有这样那样的时刻,我们会问自己:我是谁?我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心智突围》这本书是作者基于多年对于这些人生困惑的思索给出的答案,在他看来,通过“定位“、”认知“、”心境“这三个人生主题的不断重构,我们可以在纷繁复杂的人生角色里,找寻到那个真实的自己,获得丰富而充满质量的人生。
首先说说定位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他的焦虑和受困于时代的局限性,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对于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尤为重要。在作者看来,所谓的“成功“不能够定位一个人,因为成功是运气与实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运气存在偶然性而实力则与每个人生活的家庭背景都有关系,与其追求无法掌控的成功,不如选择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对于优秀的定力:优秀=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强大的实力。这些因素,都是一个人在世界中不断成长可以收获的,也是一个人经历丰富的世事磨砺才能收获的。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个人都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铸造,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习惯就是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积极正面的心智模式,会不断在潜意识中强调积极和正面,从而形成正面的循环,一个人的命运,其实就已经在这样的心智模式中注定了。
认知的差异,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异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年龄、性别、技能、职业,而是认知的差异。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全区,在这个安全区里的事物都是我们熟悉的,持续呆着这个安全区里,我们感觉非常轻松,一旦出现在我们熟悉范围之外的信息时,我们就会感觉到威胁和恐惧,这个时候,接纳安全区之外的事物就会令我们痛苦。
认知的提升,也是一个不断打破我们自身安全区的过程,想要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认知边境,也就意味着这是一趟艰巨而痛苦的旅程。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的认知有四种状态: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95%的人可能都处在第一种状态,比如在生活中,你向他提出一个新的看法和事物,由于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同时困顿于自己的安全区,往往第一反应是拒绝接纳和反感。时间久了,他们更多接触的都是自己熟悉和认同的事情,认知的状态也就持续在自己的原地踌躇不前。
承认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是认知升级的第一步,世界广大宇宙浩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与经验不过沧海一粟,随时抱着虚怀若谷的心态,接纳新鲜的事物,积极地思考新的信息与变化,才能不断地拓展自我的认知边界,让我们不断地靠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智者境界。
持续精进与自我赋能是自我成长的基础
在认知升级的路途上,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路途上,我们需要持续地精进自己,并不断地为自己赋能。在《异类》这本书中,格拉德威尔提到了一个概念:一万小时定律。天才之所以卓越不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地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庸之辈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一万个小时,大家都会称为这件事情的专家,怎么使用这一万个小时,才能让我们真正获得实质性的长足进步呢?这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刻意练习。
所谓刻意练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积极触达和有效重复。作者把它分为了三个工序:
1、 编码。学习一个新东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接触理解这个事物的过程,解构关于这个事物的基本逻辑,理解它的基本构成和步骤,形成基本认知和印象。
2、 巩固。不断通过回顾和反思让自己编码的新知识得到重现,把新获得的知识从短期的记忆变成长期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可以形成稳定的神经模式,在使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形成下意识的反应。
3、 关联和搜索。把我们学习的知识通汇贯通地应用于各个场景学以致用,就是刻意练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了,从理解知识到重构思维再到运用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持续精进自我。
找到内心与世界的平衡,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有自我的成长,还有时代的裹挟、世俗的约定与规则、无法预测的困难和坎坷,除了持续成长不断拓展自身边界外,找到内心的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平衡点,我们才能走的更长远。
很多时候,看似没有选择的时刻,都是我们已经做了选择。《蜘蛛侠》里有一句台词:“你一直都有选择”。
一件事情,选择面对并找到解决的办法是一种方式,选择逃避任其发展也是一种选择。我们自认为没有选择的时刻,只是在我们当下的情况下无法看到更多路径,这个时候,放下执着当下的念头,让自己进入空杯状态,要知道,我们自以为了解到生活全部,永远不过是世界的一个角。
探索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找到和自己/他人/世界友好相处的平衡点,才能让我们在不断突破心智,不断追寻自己的过程中走的更远更长久。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