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策中的反殖民主義、反共主義和「特殊關係」 33
不過,在四十年代末冷戰加劇後,美國漸漸發覺,利用殖民地和前殖民地在全球圍堵共產主義有很大價值。可以說,冷戰拯救了大英帝國,它已逐漸變為英美「非正式帝國」,而英國在這個聯盟中扮演次要角色。(77)反殖民主義是影響美國政策過程的力量,但也必須權衡兼顧其他安全和政治上的因素,例如全球權力平衡和盟友團結。(78)如一位學者指出,在「殖民宗主國很弱,而解放運動明顯反共」的地方,美國就最樂意直接施壓要求歐洲國家實行去殖民化。(79)香港的情況不同於荷屬東印度,英國並非像荷蘭那麼弱的殖民宗主國,因此杜魯門政府沒有大力要求結束香港的殖民統治。反之,大英帝國的軍事基地和情報蒐集站遍佈全球,美國在反共鬥爭中對它十分倚重。此外,許多香港華人是為逃避共產黨統治而逃出中國大陸,他們沒有強烈要求獨立甚至自治。事實上,由於香港獨立不可行,若英國在1949年後結束對香港的殖民統治,就等於把此地交給中共控制。戰後的美國政府無論多不贊同歐洲殖民主義,一般都視香港為去殖民化過程中的例外情況。 引自 美國政策中的反殖民主義、反共主義和「特殊關係」 33
8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