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集选析
一、胡适在《尝试集》(1920)之前,已有《去国集》(1917),自称“欲稍存文字进退及思想变迁之迹”,至书尾《沁园春·誓诗》方才表露新文学立场。
文章革命何疑!且准备搴旗作健儿。要前空千古,下开百世,收他臭腐,还我神奇。为大中华,造新文学,此业吾曹欲让谁?诗材料,有簇新世界,供我驱驰。 引自 沁园春·誓诗 《尝试集》书首开篇即为解题,点出“尝试”二字之意。胡适专以浅显易懂、不掉书袋为胜,他尊陆游为师,一是陆游提出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一是陆游的闲适诗(如“洗脚上床真一快”)同样直白明快。
我生求师二十年,今得“尝试”两个字。作诗做事要如此,虽未能到颇有志。作“尝试歌”颂吾师,愿大家都来尝试! 引自 第一编 二、《 黄克强先生哀辞 》句法多变,气势跌宕,显是乐府歌行之体,个别衬字语辞又有散曲白话之味,这些跨时代的表达方式熔为一炉、彼此毫不龃龉,正乃作者之高妙处。值得一提的是,“书、苏、如;贼、国、得”为韵脚,国语自然没有入声,胡适却坚持沿用古代平水韵,既见旧学情怀,又可明新学不忘根柢。
当年曾见将军之家书,字迹娟逸似大苏。书中之言竟何如?“一欧爱儿,努力杀贼”——八个大字,读之使人慷慨奋发而爱国。呜乎将军,何可多得! 引自 黄克强先生哀辞 三、《人力车夫》原载《新青年》第4卷第1号(1918),未收在传世《尝试集》内,极易忽略,今迻录之。 从形式看,全诗押平水四支八齐韵,根据国语有所改造调适;语法和词汇则接近现代。从内容看,主客问答及叙事结构颇有乐府色彩(《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亦继承汉乐府关注社会现实的传统,对话轻松俏皮却更显辛酸沉重。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引自 第二编
26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