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伐木小调
青色的水冬瓜很好伐,如果锯齿比较锋利的话,几分钟它就会扑倒在地。水冬瓜的枝条很好伐,你不用斧子就可修剪。把锯转个身子,用锯背去砍枝条,唰唰唰地,那些枝条就像被剪掉的头发似的落在雪地上了。水冬瓜的声音非常好听,它不像松树,常常会因为身上漫溢的金色树脂粘了锯面发出暗的声音;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水冬瓜很好烧,但它燃烧的速度很快,所以挥发的热量不足,青睐它的人就少之又少。除了水冬瓜,我还喜欢伐碗口那么粗的白桦树,不过白桦树的枝条极有韧性,修剪起来比较费劲。我们喜欢把白树的皮剥下来,用它做引火的材料。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用它做盐罐和烟盒。剥桦树皮的时候,手往往还能触着它身上漫溢着的汁液,那时我就会伸出舌头吮吸,天然的树汁清冽甘甜,喝了让人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 引自 伐木小调 我猜测水冬瓜应该和我们家那边说的‘青冈树’是同一树种,长得不甚高,枝条多而小,它的果子和野生板栗很像,只不过是苦涩的味道。小时候也曾上山打柴火,有时候是捡干树枝、掉落的松果、树叶,有时候是砍青冈这类的小树,拖回家等水分变干了再烧。外婆家有很大一片森林,从来不缺柴火,并且有很多高大的树木,长了几十年,已经很粗壮,这样的树一般会被人买走。等到伐树那天,通常要叫上几个人帮忙,他们一早便带着电锯和绳子向山里进发。树皮往往很软,一碰到锯齿马上变成飞沫了,白白的树干露出来,在锯齿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树根下的木屑越堆越高。等到快接近树芯,树木将倒未倒时,就套上绳子,大家朝一个方向拉,伴随着大家的吆喝声,轰然一声,树木倒下了。接下来,就是剃掉枝条,只留下主干。我喜欢观察树墩,新鲜的树墩有股清香,断面上还能看见年轮,有的深有的浅,有的稀疏有的密集,表示树木生长的快慢。而老的树墩,可能被过往的人当做歇脚的地方,也可能会再焕发出生命来。迟老师描述伐木的声音好生动,过去我没有特别注意到它的声音,如果有机会再听到,一定要记录下来。
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了。有的时候拉烧柴回来得晚,而天又黑得早,当我们归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白桦树被月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洁、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蜡烛。能够把这蜡烛点燃的,就是月光了。也许鸟儿也喜欢这样的美景,所以白桦林的鸟鸣最稠密,我经过白桦林时,总要多看它几眼。在月夜的森林中,它就像一片宁静的湖水。 引自 伐木小调 我太喜欢这段文字了!在地理大讲堂听过卡布老师的分享,他一直痴迷于拍摄西藏的风景,那次他给我们看了一段白桦林的延时,金黄的树叶、通体洁白的树干,还有旁边瓦蓝的湖水,美得让人屏住呼吸,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白桦林。曾经三次特意去看白桦林,可惜都错过了最佳观赏期,往往一场秋风和秋雨,树叶都掉落了,白桦林看起来似乎过于单调。偶尔遇到一棵还没落叶的树,十分欣喜,阳光下树叶金灿灿的,好像要燃烧一般。我没有见过月光下的白桦林,想来该是如书中描述的一样,月光点燃了白蜡烛,但它依然那么宁静美好。
Tita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页—好时光悄悄溜走
迟老师的散文写得真美,一字一句都落到人的心坎里去了。可能故乡总是占据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
-
第18页—伐木小调
-
第34页—撕日历的日子
厚厚的那一侧是已逝的时光,由于有些日页上记着一些人的名址和电话,以及偶来的一些所思所感...
-
第39页—最是花影难扫
野花和花圃中的花儿,专为悦人眼目的,不肩负给人提供食物的使命,大抵是只开花不问结果,如...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