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秀宫的味儿
- 2021-01-05 20:05:00
储秀宫的记录很清楚,但最妙的是味儿。
老宫女对储秀宫的大致情形,就介绍了这些。但她说:“这不是真正的储秀宫,只能算是储秀宫的外壳儿,真正的储秀宫有储秀宫的味儿。” 老宫女不紧不慢地说着,语气渐渐变成低沉了,她可能又沉陷在青年时代的梦幻里。我们谁也不发问,月亮照在玻璃窗子上,一片白色,不禁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时的气氛就大有这样的味道。 老宫女缓缓地吁了一口气,接着说:“我前面说过,在储秀宫里,包皮括着体和殿,在各条案、茶几旁边或桌子底下,有几个空缸,那是老太后薰殿用的。老太后不喜好薰香这类的玩意儿就用南果子薰殿。乘老太后在体和殿吃午饭的间隙,先在储秀宫换果子。太监用食盒抬着,把旧果子倒出去换上新果子。换缸倒果子的技术非常熟练,片刻的工夫就换完了。体和殿是等太后午睡的时间来换果子的。所以太后的殿里永远是清香爽快的气味。如果在夏天,气味透过竹帘子,满廊子底下都是香味,深深地吸上一口,感到甜丝丝的特别舒服。如果是冬天,一掀堂帘子,暖气带着香气扑过来,浑身感到软酥酥的温馨。这就是储秀宫的味儿。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味儿,这就更难说了,多巧的嘴也不容易形容出这种气味来。不管是谁,只要一迈进储秀宫,下颏必须立刻变圆了。上至皇上、主子、小主,下至太监、宫女,不论是谁,拉着脸,皱着眉,进储秀宫是不行的;心里憋着个疙瘩,硬充笑脸,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样子,那更不行。必须是心里美滋滋的,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嘴抿着,可又笑在脸上,喜气洋洋,行动脆快,又有分寸,有这种劲儿,才是储秀宫的味儿。老太监由宫门口进来,腰微微地躬着,面上透出和蔼的笑容,垂着手,不紧不慢地迈着步,鞋底擦在地上,但又不出声音。他低声向管事的禀告事情,那种恭敬、驯服、和蔼、斯文、礼貌等等,融和在一起的味儿,才是储秀宫的味儿。小姐妹们,个个都俊俏、伶俐,由骨子里头透着机灵,见面时完全用眼睛说话,做活手脚轻便,但一举一动都合分寸,不毛不躁,脸上总带着笑吟吟的,这才是储秀宫的味儿。 “现在逛储秀宫的人,逛不到这些味儿了。” 老宫女的话有点凄凉了。这是无可奈何的悲哀,流水落花春去也,她所想念的储秀宫的味儿,已经是历史的陈迹了。但这种宫廷的情调,是应该让人们知道的。 引自 储秀宫与体和殿 没去过故宫,只去过横店。城很大,很大的壳,垃圾满地,一圈下来索然无味。仔细想想,的确是少了那股人味。
如果构思一个故事,没亲身经历过,也没读过史料,绝对是想不出这样的情景来的。杀伐果断、叱咤朝堂的老佛爷,也有这样的一面。
“叫起大概要用一个时辰上下(约两个小时)。回来时,轿子缓缓地走着,太监们按照等级,整齐、严肃地拥簇着,仍是左边李莲英,一手捧着水烟袋,一手扶着轿杆;右边是崔玉贵。这是老太后的两个近侍。‘叫起’一下来,李莲英就打发小太监先报信来了,掌事儿的把右手两手指在左手的掌心清脆地一拍,临近的宫女挨次序传递下去。大家心照不宣,紧张地工作着,一不嘀嘀咕咕,二不挤眉弄眼。一转眼,该退避的人退净了,剩下的就是该当差的人了。那种鸦雀无声的规矩,真让你佩服。”她屡次谈到储秀宫有一股储秀宫的味儿,这大概也是其中的一种吧! 引自 手纸和官房 训练有素。一不嘀嘀咕咕,二不挤眉弄眼。
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