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冰与岩之歌
五次时运不济:
第一次
1200年前,诗圣杜甫在成都遥望“西岭”留下了千古名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西岭到底是哪座山?
第二次
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传教士在四姑娘山周边发现并探查大熊猫,建立卧龙自然保护区。然雪山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第三次
20世纪20年代,西方探险家对川西考察时,“蜀山之王”的贡嘎山凭借高度优势得到最多关注,稻城亚丁的三神山凭借柔美的山行得到外界关注,而高度、山行皆不占优势的四姑娘山则错过了。
第四次
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进入川西,接连翻越诸多雪山,包括四姑娘山南部的夹金山和北部的岷山,以及仅距20千米的会师地达维,然而这一切与四姑娘山无关。
第五次
20世纪60年代,伐木工人带着现代设备进入九寨沟,连年大量的砍伐引起外界关注,自然保护区成立,四姑娘山仍在深闺。
59人阅读
贻小千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阿里—荒野文明
阿里的三大元素造就了荒野文明 山:密集的极高山,孕育了发达的水系 水:内流水系,外流水系...
-
横断山——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山脉
36万平方千米,98%为山地。 九寨沟,黄龙,诺尔盖,香格里拉,稻城亚丁,大理,丽江。 造山:...
-
四姑娘山——冰与岩之歌
-
罗布泊——楼兰生死五千年
卫星拍摄到的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 与人们惯常的印象不同,今日被称为“死亡地带”的...
-
江南——江河湖海的盛宴
现代地理学家多依据地貌来划分中国的地理单元。 古人更喜欢从文化的同质性着手,辅以山川形便...
> 查看全部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