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敌
然而自古以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异类被我们当作敌人,并非由于他们构成了直接成胁,而是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代表显示出某种威胁性一虽然并没有直接威胁到我们。这也就意味着不是威胁性突显了差异性,相反,是差异性成为了威胁性的标志。 引自 树敌 事实上,噪音式广告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人们记住广告的情节,而不是宣传的产品。大家不妨回忆下那些最让人愉快、最有意思的广告,然后再去想想它们所代表的产品。只有极少数产品的情节能让人在瞬间想起相应的产品,如一个拼错西蒙沙尔读音的婴儿,一句类似于“没有马尔蒂尼,就没有派对”或“拉玛佐第,开瓶有益”的广告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广告内容无法展示产品的卓越,但至少能制造噪音 说到互联网,当然,它并不带有“屏蔽信息”的目的,却是最大的噪声源,以至于人们无法收到任何切实的信息。首先,当人们收到某些信息时,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可靠。其次,大家可以尝试想象通过互联网搜索某信息时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只有我们搞学问的才能在十分钟之内过滤掉无关的内容,找到有用的数据。其他用户的注意力往往会被某个博客或某部情色影片所干扰。究其原因,并非因为人们上网过多,而是因为网络会阻止人们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 引自 电视女郎与保持缄默 我认为,道德的作用并不在于粉饰一个没有敌人的世界,而在于试图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当然,最为悲观的观点出现在萨特的《禁闭》里。一方面,由于异类的存在,我们オ能认清自己,基于这一点,才有了共存和忍让。但另一方面,我们更希望这个异类古怪到让我们无法忍受,由我们便把他放到敌人的位置上,也就构筑起了我们的人间地狱。 引自 树敌 拥有一个敌人不仅对确立自身身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意味着获得一个对照物,用来衡量我们的价值体系,并通过与其对阵来突显自身的价值。因此,当这样的对立者不存在时,就需要人为地树立一个敌人。我们不妨看看维罗纳的光头党在此事上所表现出的慷的灵活性”:凡不属于本团体的任何其他团体都被看作他们的敌人。所以说,我们今晚探讨的主题并非简单地“识别对自身具有威胁性的敌人”,而是制造和定义敌人的过程。 引自 树敌 马拉美的一生都在追寻这种梦境,同时也陷入一种窘境。但丁也曾面临同样的境遇。事实上,从最初的那一刻开始,但丁就深深地明白企图以淋漓尽致的方式去描述“无穷无尽”是种恶魔式的狂妄之举,于是,他以一部表达窘境的诗作回避了诗歌自身的窘境:与其描述不可言说之事,不如说明那些事情不可言说。 引自 绝对与相对 我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喜爱雨果,也曾在其他文章中赞扬过这种追求极致的文风:它甚至能掩盖拙劣、简陋的写作技巧,将其彻底转変为瓦格纳式的风暴。另外,在解读电影(卡萨布兰卡》的魅力时,我曾说:“只使用一种老套路的作品是老调重弹,但若能不动声色地将一百种惯用套路分散应用,那必定是流芳百世的史诗。”不仅如此,我还说过:“尽管《基督山伯爵》的情节设置拙劣(与大仲马的其他小说,如《三个火枪手》大相径庭),语言啰嗦累赘,但正是这些糟糕得超出理性极限的拙劣之处契合了康德式的崇高,从而能够解释这部作品为何曾吸引并且仍旧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读者。” 引自 雨果,唉!论其对极致的崇尚
8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