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种族优势论”
除去反驳先天种族劣势论——这是老生常谈,毕竟是政治正确之需要——作者还出我意料地反驳了“先天优势论”——某些种族群体在某些领域具有生理上的优势。例如人们普遍认为黑人的运动天赋要更高。更专业的观点,例如长久以来盛行在跑步圈里的——黑人有更长的跟腱。作者认为这一观念本身问题不大,但关键在于它带有暗示:黑人运动员体育表现一流,但在其他方面则有不足。
“顺着这一逻辑往下推,体能上处于下风的白人运动员,必须依靠自律、心智敏锐、坚韧的工作伦理、炽热的决心、对科学训练和基本原理的坚信,来与黑人选手一较高下。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白人运动员变得特别值得称赞,因为他们能够克服‘天生的’局限”。另一方面,黑人运动员的成功则被人们归因于其天赋,而忽略了他们自身的付出——“著名网球选手小威廉姆斯表达了她对媒体上关于她比赛获胜报道的失望之情,因为它们普通强调她用力量压倒了对手,而不是她的心理准备和比赛策略是世界上最好的”。
这让我联想到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现象:基本归因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bias)——人们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高估其内在因素作用,而低估外部情境因素。类似的,还有活动者-观察者偏常——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个人(自己),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反之,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个人,把成功归因于情境。在“先天优势论”中,人们的逻辑类似,将黑人运动员的成功归因于他们的先天因素,而相对忽略后天因素;而对非黑人运动员(白人、黄种人etc.),则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后天因素,失败归因于先天因素。
此外,过分强调黑人运动员的“天赋”,也会阻碍其学术和职业成就。
作者总结道:
无论强调体育是否是一件好事,也无论黑人运动员是否确实有一些解剖学上的优势,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所谓的黑人运动优势,既是生物学的结果,也是一种社会产物。“天赋才能”本身并不足以解释运动员取得的成就。如果我们单纯依靠“先天优势”来解释黑人在体育运动上取得的成功,我们就会忽视日常生活在其中得以展开的更广泛的社会结构背景。 引自 第十一章不平等是如何建构而成的:种族与民族
寒寒寒蛩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关于弗林效应(Flynn effect)
首先应明确一点,IQ测试分数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智力的提高。有些 科普文章 并未区分这一要点。T...
-
“先天种族优势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