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统
后世经常拿秦皇汉武并称,两位伟大帝王的性情与作风也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一个至关重要的区别是,秦始皇时代与汉武帝时代,社会心态已经根本不同了。 战国诚然是乱世,史料中也动辄有斩首多少万的记录,但战国时代的战争大多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没有不惜代价涸泽而渔的社会动员一一前现代的大型战争,死于后動工作的人远远多于死于正面战场的,战国这种战争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口损失。 所以两百多年的战国时代,天下人口还在稳步增长。现代学者估算,天下一统的前夕,人口已经有将近四千万。 秦始皇在短短十年之内,摧枯拉朽般扫平了六国这个过程里,并没有死太多的人。然而统一天下有多轻松,统治天下就有多难。山东六国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不介意自己的国家被灭掉,却无法接受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大秦帝国各种改天换日的政策不断推出时,贵族丧失了特权,平民则生存底线都难以保障,于是诛暴秦,伐无道,重建美好旧社会的热情,在几乎所有人的心里爆发出来。 这一次新旧制度的对决,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恐的灾难。亡秦战争打了三年,楚汉相争持续五年,刘邦终于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大汉的人口已经只剩一千八百万。短短八年,超过一半人死于战乱和由此引发的饥荒、瘟疫等各种灾难之中。 最热爱旧制度的六国贵族,在这个过程里绝大多数被肉体消灭。活下来的人当中,恐怕也没多少人还有力气思考新体制、旧体制哪个更好的问题,和平的可贵超过一切。所以几乎是顺其自然的,汉朝采用了一种分封制和郡县制混合的制度。但无论如何,有一个高高凌驾在所有人之上的皇帝,是和平的必要保障。皇帝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有这样一尊偶像存在,就可以避免什么,这也就是大汉建国以来“无为而治”的精义。 引自 第二章 一统 解释了为什么秦国这么快灭亡,是贵族阶层的抵触导致。
6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