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备篇 第18页
实际上,这些青年与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及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的关系,比他们与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关系要亲近得多。 引自 1. 预备篇 在今天大概全部都是亚文化了,主流是个臃肿而混沌不堪的形象。
36人阅读
timeles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预备篇 第13页
因此,我不会为像加缪这样的作家多费笔墨,他们以既不是哲学家又不系统表达他们的思想为荣。 ...
-
1.预备篇 第16页
”每个人对于存在主义似乎都耳熟能详。它属于诸如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那样一些主义,所有这...
-
1.预备篇 第18页
-
1.预备篇 第18页
这种观点明显混淆了作为一种哲学的存在主义与作为一种时尚的存在主义。我们应当注意到所有广...
-
1.预备篇 第20页
我们很容易在克尔凯郭尔的”公众“(public)、尼采的”群众“(herd)和海德格尔的”常人“...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