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佛学相关的书籍,我读过一些。比如不丹高僧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八万四千问》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2743821/,牛津通识的《佛学概论》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2743844/。
我所读的有关佛学的书籍,都是从佛学本身进行介绍,而这本《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佛家的某些观点为什么是正确的。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通过现代科学角度研究宗教理论的书籍,虽然只是在得道听别人解读,也得到了了不少启发。总结如下。
这本书是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他是科普作者,也是进化心理学家。他这本书主要解释了佛学的三个概念:苦、冥想、色即是空,有意思的是,他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苦,苦就是不满足,没有满足自身的欲望。首先我们的基因让我们觉得某些事情是快乐的,比如品尝美食,比如做爱。其次,快乐是短暂的,因此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这是基因为了传承,所给我们下的诱饵。而我们所追求的快乐,不过是虚无的东西,是一种“假的”感情。亦是一种欲念。是埋在我们自身基因中的种子。
在比如冥想,这是我最近在学习的重要课程,通过冥想让我们达到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你能够收获内心的平静,获得无欲无求的极大满足。 这是一种专注力,也是跟心理学相关的。
最后是色即是空,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讲,我们为了生存繁衍,就一定要对外部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这个黑色的物体气味难闻,不能吃它,可能有毒;这只野猫脏兮兮的,不能碰,会传染疾病;这个苹果真好吃,可以多吃一个。如果没有了判断和主见,恐怕我们活不了多久,就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这是我们常说的色感,我们的主观认识。而空则是不带任何有色眼镜,使我们能够无差别无偏见的认识这个世界。色即是空,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即便是宗教的东西,看似玄而又玄,甚至迷信,但其中的原理或许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但这本书也让我有一个疑问:是不是作者拿着心理学的锤头,看什么都像钉子呢?是不是作者生搬硬套?硬把自己专业套上了佛学的外衣?这是我存疑的。不过我只是听书,没有品读,只敢自言自语罢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