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经理人员的职能》第二章
《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唯一的著作。身为组织理论创始人的巴纳德兼备企业家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敏锐管理直觉以及专业学者的严谨思辨能力与缜密逻辑思维,将极具洞察力与启发性的观点记录在本书中,为西蒙与马奇等后来者奠定了组织理论的基石。
一切理论或者观点的提出都需要可靠的假设作为支撑。个体作为组织构成的基本单元,对于个体属性的基本假设是讨论组织的前提。从个人经验出发,我一直将人作为有感情、有思维的有机体,这一观点固然正确,不过值得更加细致的关注。在书中,巴纳德将人视作物质要素、生物要素与社会要素的聚合。首先,人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一假设建立在唯物主义而非唯心主义的哲学取向之上。人的存在必须遵从物理原则,两个人无法同时占据同一物理空间,人的运动具有一定的速度与方向,人的受力服从牛顿三大定律等等,这一切证据都表明人是物质的,而非意识的。其次,人具备生物性,人的能动行为将人与非生物区分开来。人并不像非生物一样由外部环境所主宰,反而会通过一系列的调节行为来抵抗环境的影响,人通过热传递或者摩擦生热来保持恒温与抵御严寒就体现了生物性。此外,人的生物性还体现在经验的总结与积累上,这一能力将人类与低等生物相区分。人具备记忆能力,可以在同一情境下重复应用成功经验,而且可以通过文字将经验进行代际传递,而只有几秒记忆的低等生物则每时每刻都在度过新的一生。最后,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适应将人与高等生物区分开来。人无法独立存活于世,人与人的合作与竞争在现代社会已经无法避免,超越个体生理与物质条件的目标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资源的有限性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以社会关系与规则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变得愈来愈重要。
在了解人是物质要素、生物要素与社会要素聚合的基础上,可以推演出人的几大属性:人的能动行为、人的心理动机、人的有限决策能力与人的行动目标,这些属性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被联系在一起。由物质、生物与社会要素组成的心理动机定义了人的行动目标,在行动目标的条件下个体运用有限的决策能力决定接下来的能动行为。任何理论建构都是完整的闭环,当个体行为实现了行为目的时,行为被视作有效果的;而当个体行为满足了个体需求,即满足了个体动机时,行为被视作有效率的。行为的意外后果就可以指行为没有实现目的,但是满足了动机。当讨论个体与组织的关系时,一个重要行为就是个体是否加入组织,个体能动行为的实施除了心理动机的推动之外,也需要外部环境中良机的出现,也就是说个体要既有动机,也有能力,才能产生加入组织的行为。
已经深刻理解人是什么之后,如何看待人成为了下一个亟需讨论的话题。在组织理论中,学者们大多持有两大视角,一是将人视作完整个体,是一个具体的、有着多种需求、承担多种职能的个体;二是将人视作间断活动,是一个抽象的、有着单一需求、承担专业职能的人的活动。这两大看待人的不同视角往往在不同情境下被目的性地采纳。
Culle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读书笔记——读《经理人员的职能》第二章
-
读书笔记——读《经理人员的职能》第三章
第三章围绕着合作在何时发生与何时有效的问题展开。第二章已经指出个体是由物质要素、生物要...
-
读书笔记——读《经理人员的职能》第四章、第五章
第四章讨论合作系统中的心理因素的内涵与社会因素的主要构成。心理因素可以被视作个体经验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