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这个隐喻并无贬义,毕竟,曹寅自己曾援引过它、他的后人在他之后也一再重复它。树倒了,猢狲就散了,如此而已。但对曹寅的孙子而言,写一部中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是对整个家族历史做最奇异的编织。这部小说改变了原来历史的悲剧性,因为它给家族处境的必然性添加了际遇的因素。因而,将这个隐喻推向它的逻辑结论便是合理的,用中国小说中一个最富魅力的形象的话来告别曹家的历史: 既允了…须与他了这愿心才是哩,为人为彻,一定等那大王来吃了,才是个全始全终,不然……反为不美。 引自第1页
9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