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能的力量,教育的力量,自由···
用户4567383917
读过 看见
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
这一章讲到的德国男人在广西乡村“支教”的故事。
—————————
他做的一切,开始不被人看到,看到后又将这一切称为无能的力量。真奇怪啊,但是却是一种珍贵的力量。
(感觉,我的身体实在太亚健康了,现在思考都需要体力,打字都累)···
···,所有的反应都从感觉中来,这就是帆船在行进时对于风、重量和波浪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在闭上眼睛时特别能发挥出来。 引自 十七 无能的力量 “run like the kite; i can gle a bike."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引自 十七 无能的力量 自由,是一种站不住脚的状态,或者又是一种漂浮的状态。这种感受在我有时松弛时,也会感受到如此。哪怕是危险的,但脑子里没有障碍是自由的。就像卢安克说的,想要影响人类的精神,故意采取什么固定的策略是无效的。
突然想起林语堂所讲的“读书”。
从世俗的意义上说,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他所做的事情,很可能无踪无影,悄没生息地被吞没在中国茫茫的现实中,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 引自 十七 无能的力量 “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没用“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地对事物平静观察。卢安克要的不是别人按他的方式生活,恰恰是要让人从“非人”的社会经验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自己。人们不需要在他那里需找自我,只需要不去阻止自己身上包含的人性。 引自 十七 无能的力量 或许?一种方式、一种想法,提供给人的更是这样的思路。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才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所以他说,说话是没有用的,让他们一起进入,共同完成那个“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承受什么”的故事,感受会像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缓缓滋养。 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引自 十七 无能的力量 章节的最后,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双引号内的这一段话,我看到是内心一颤,因为正在前年写教大的personal statement时,我也写了这一句话,好像是谁说的,我忘记了,但的确,真好。
77人阅读
用户4567383917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9 February,2021 第十四章,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看这一章节时,会产生一些困惑,但又化解开了。 因为先前的章节,「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
一口气读完了剩下的,农历三十凌晨【1】
梵高对他弟弟说过:“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
-
【2】无能的力量,教育的力量,自由···
-
【3】
第十八章,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这个标题其实挺迷惑我的最开始。 ———————— “问...
-
【4】第十九、二十章,想起我亲爱的朋友们
最后两章,真好真好,看下来又使劲、别扭又甜蜜。因为作者和多年的朋友、同事的关系。呼呼呼...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