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如何才能做到心胸宽广,遇事不偏私抱怨呢?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意思。就是要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广,拥有宽广的胸怀,我们便能在其中自由翱翔。 引自第9页 不敷衍、不做作、不逃避,能老实袒露内心的人,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得到别人的谅解。然而,做人却很难永远保持着这种心境。就好像刚出学校的年轻人,满怀着希望和抱负。但是入世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了,或者心被染污了,变得有杂质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得拐弯抹角了;或者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了。其实,社会与环境不足以影响人只要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修养,那么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里,都可以永远保持最初开始时的心境,这就是王阳明说的“本心”。 引自第14页 对于无法遵守诺言的人,王阳明一向持批评态度。他认为与人交往时,事先就描着怀疑的态度,臆想人不相信自己,其实这就是不诚信的表现。只有淳朴、怀真情讲真话、守信用的人オ值得认同和欣赏。这种人,本性中最重要的便是“真”字,是至诚之人真实的写照。 诚信是一个人安世立命的基本准则,是与人交往的前提要求,唯有遵守对他人的承诺,他人才会将心交于你,并且团结在你的周围,给予你存世的支撑。倘若你历来以违背誓言为生活的基本准则,只为小便宜处处失信于人,不但会失去朋友,还会失去你所得到的一切,令自己变得孤立无授。 引自第21页
3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